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應量入為出 文:朱家健

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表示,該管理局的現金儲備將於2025年「乾塘」,但該管理局曾獲香港特區政府注資巨額216億撥款作營運開支,筆者也細閱了《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2022/23周年報告 [管治報告與財務報表)》,於2023年的高級行政人員酬金,10名高級行政人員中[已經較2022年減少了一名高級行政人員],一名高級行政員的每年酬金介乎港幣600萬元至650萬元[估計是行政總裁)、一名高級行政員的每年酬金介乎港幣550萬元至600萬元、三名高級行政員的每年酬金介乎港幣400萬元至450萬元、三名高級行政員的每年酬金介乎港幣250萬元至300萬元、一名高級行政員的每年酬金介乎港幣200萬元至250萬元、一名高級行政員的年酬金在港幣200萬元以下,如果只是看《周年報告》的其中高級行政人員酬金這頁單面,則會誤以為是屬於藍籌上市公司的每年高管酬金,可是人家藍籌上市公司則需要為股東賺取利潤和合理回報,更要向股東負責。

筆者也留意到上星期五有網絡文章提出三點為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開拓財源的建議,包括是出租辦公室大樓予畫廊、拍賣行或教育機構;租出表演和文娛場地;讓香港特區康文署轄下香港文化博物館部分館藏以特別展覽方式進駐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管轄的四所博物館,以換取收取香港特區政府每年的管理費、贊助費或行政費。這文章或集中專注力只在「開源」,更重要的還是「節流」。

開源節流、量入而出,不能亂花錢和大花筒,這應該才是法定機構必須認清的,香港特區政府曾向西九龍文化管理局撥出巨額款項,這可是公帑。如果該管理局未能控制開支,開支只會繼續膨漲,例如,該管理局須把凍結員工薪酬作為其中選項,但大前題是不能夠肥上瘦下,員工和高級行政人員薪酬不能與市場脫軌。

個別博物館館藏雖說是由私人收藏家捐贈,但鑑於每年博物館仍需要為所接收的藏品作打理、管理、儲存,甚至購買保險,博物館不可以來者不拒,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轄下的博物館更不能淪為個別收藏家的「私人展覽廳」。事實上,M+博物館的個別館藏,與中國文化、香港本土文化扯不上關係,舉個例子,M+博物館的日本壽司吧是否有觀賞價值,見仁見智,另外,艾未未的「舉中指」系列,硬要說與藝術扯上邊,真不知道這是哪門的專業。

M+博物館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空調長期偏低,這可對電力和能源的過度耗用,如果冷氣可以稍為調高兩至三度,既不影響藏品,也不影響參觀者,卻可以節約能源和電費,一年下來已能省下不少開支。不常使用的扶手電梯,也可以調整為省電模式,在平日較少參觀者時,在有人使用時才啟動,也能節省電費。

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應該認清自身的角色和定位,不應先洗未來錢 [已承諾的版權費等除外],其實,適當的節約簡樸也可以是文化藝術,慷他人之慨絕對不應該是博物館管理之道。

文: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副秘書長、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