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數據的背後的「好」與「壞」 文:吳桐山

中國今年1月和2月的進出口數據出爐,整體數據並不是太理想,惹致整個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殺跌。市場也許是對中國的經濟前景不太樂觀,但筆者認為這是短視的,相反從數據來看,筆者反而認為這樣的數據是「健康」的,當然凡事有利也有弊,大家也要從中有所警醒。

據海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進出口總值6.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微降0.8%。其中,出口3.5萬億元,增長0.9%;進口2.68萬億元,下降2.9%;貿易順差8103.2億元,擴大16.2%。其中我們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總值為9519.3億元,增長9.6%,與歐盟貿易總值為8510.9億元,下降2.6%,與美國和日本則分別為7029.8億元、3449.2億元,也分別下降10.6%、下降5.7%。其中出口機電產品2.03萬億元,增長0.4%,手機1633.5億元,增長10.5%;汽車968.3億元,增長78.9%;出口勞密產品5733.2億元,下降7.4%

大部分數據都在下降,筆者之所以堅持是「健康」的,是因為從總體數據來看,中國雖然對一些發達經濟體如美國和歐盟的貿易額有所下降,但對於「一帶一路」的東南亞國家我們是增長的,說明了國家現在對於全球的產能結構現分佈更均衡了。當下地緣政治緊張,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如果我們還像以前高度依賴那些搞「小圈子」的國家,反而對我們是不「健康」的。

柬埔寨國王與王太后訪華
柬埔寨國王與王太后訪華

減少對歐美依賴「翻臉」代價更小

其次,對於機電產品這類高附加值的產品快速上升和勞密產品的下降,這說明我們科技技術含金量越來越高了,可助力中國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國家,那些長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發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製造業轉型失敗,低端製造業可以帶來中等收入,但是伴隨而來的污染,低質低價,都是惡性循環,在2021年的時候我就提過,中國怎麼樣才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進」隊列?最直接的就是實現產業升級,多創造高附加值產業,引擎就是科技產業。現在從我們的機電和勞密出口數據不難看出,我們的轉型已經看到成效,所以筆者認為是「健康」的。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雖然我們現在的進出口產品均衡了,但也變相和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越來越「脫鈎」了,預示着我們和美國的關係可能會越來越糟糕。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任何「脫鈎」違背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都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尤其世界兩大經濟體彼此綑綁,利益交融那才能避免大家彼此「翻臉」。相反,如果兩者之間貿易來往越來越少,沒有任何利益牽扯之後翻臉的代價變小,彼此沒有任何忌憚,那中美之間就徹底脫鈎,很可能走上一條不可逆的道路,屆時對於兩國之間甚至是全球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文:吳桐山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