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計劃更改《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程序,包括建立中央數據庫,預計可令環評程序時間減約一半,其中容許在未確立環評研究範圍的公眾諮詢前,便開展生態基線調查。
基線資料是環評的關鍵基礎,好的基線研究有助預測和評價工程項目的潛在影響。基線調查則須按情況所需進行,藉以確定施工地點當時的環境狀況,取得計劃工程前當地的基礎環境情況,例如生物多樣性及工程對所有敏感受體的影響。所謂敏感受體例如是具生態價值的地區﹑野生動物和海岸保護區等,針對空氣污染敏感受體則會是住宅﹑醫院﹑學校和辦公室。
工程項目倡議人要在取得環評許可前要進行基線調查,須得到工場限制,狀況及敏感受體的位置和情況的一手資料,一般發展及開發的計劃,都需要在環境及發展上取得平衡,但無可避免對原有環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要有良好的規劃,才能把對環境生態的影響減到最少,因此基線調查經常都需要大量資源,一般工程項目的影響分為直接和間接,前者有對生態及物種的損失,後者則是生態物種的短暫損失,或零碎及隔離的影響,而最近比較多討論的環評研究則多著重於生態環境的保育及可持續發展,尤其近年國家及大眾對環境的關注度也日益增加,針對生態環評的基綫研究則著重在研究範圍的結構複雜程度﹑生態資料的可供使用情況﹑生態敏感度及重要生境或物種的存在,尤其出現明顯季節變化的類群,因此資訊採摘也是季節性,而這種基線調查的種類和持續期,須視乎是否有足夠資料在顧及自然變化因素下界定當時的狀況。因此,環評的質素不純是時間性問題,而是數據是否足夠及有長時間性的觀察,以往幾十年來因局限於科技和人手的問題,針對環境生態及物種的觀察大多要採用人手觀察,即需要有人員在適當的季節在固定地點採取數據,有別於植物,生物數據採摘方面的難度較大,因為動物是會走或飛的,人手紀錄到某特定物種是非常困難,尤以氣候遷徙的候鳥和稀有動物等。以往的環評往往是成本高,時間長的數據採摘流程,以建成基綫報告,才能去到環評往後的流程,現在科技很多時都不再採用人員實地觀察,好像看國家地理頻道一樣,他們都安裝紅外綫自動探測器和鏡動,當有動物經過時才會啟動,電腦數據庫就實時紀錄下來,才讓研究人員翻看視頻,作人手紀錄動物物動及其生活模式,這樣人員勍可以坐在辦公處而同時可以看到龐大的地或範圍,而不再是人手去作「野生捕獲」生態資訊,現行科技可應做到,而這種造法也可以持續每天紀錄,以建立龐大的中央環境生態數據庫,這樣就可以做到高的環評質量,而副產品才是大大減少環評時間,而不是因為修例是為減少時間而採用科技,因此,環評修例是可以發展之餘又可主動保育,求質又求快。
文:黃頴灝
民主思路理事 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