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剛完滿結束,恭賀勝出選舉的當選人,也樂見未能當選者,可以以其他角色和形式繼續服務社會,同時也感謝每一名選民的積極參與。
選舉期間,透過直選和間選的候選人都準備了大量宣傳品,稍後需要向選舉事務處宣佈選舉開支。在點算選舉開支後,就發現在選舉期間,已採用了不同的宣傳方法,例如在選區行駛的小巴上投放廣告、海報、傳單、印刷品、年曆、工作報告等刊物、郵遞宣傳品、旗幟、易拉架、橫額,另有候選人另行訂造在夜間能發光、以自己姓名作為內容的燈箱或立體投射屏幕;此外,候選人更委托廣告公司,或自行找助理製作以紙板或發泡膠的大型號碼牌連卡通肖像宣傳版等。此外,選舉物資還包括義工團成員穿上印有候選人姓名的背心制服和選舉人號碼的貼紙,以及「告急」的貼紙和新版印刷宣傳品。
除了候選人,香港特區政府為了向公眾推廣選舉,同樣大灑金錢,投放資源,在不同大廈牆壁粉刷廣告,在政府部門、康文署轄下場所、警署和消防局等地方的外牆設置大型廣告、在港鐵或巴士買下鋪天蓋地的廣告,這些廣告有的是紙製宣傳品、有帆布或塑膠類橫額、有燈箱廣告,也有在選舉日票站外供選民打卡的宣傳品和心意咭。
選舉期,這些選舉物資的懸掛振奮人心;選舉後,這些選舉物資的處置令人擔憂。今屆區議會選舉,總共有399名候選人參選,宣傳期逾一個月,大部分候選人設有多個街站,早午晚不同時段不停地分發政綱傳單,當然,個別候選人的宣傳刊物已老早被街坊即場丟棄或作為回收商恩物,但遺憾地,個別已裱啞膠的年歷、宣傳品、貼紙是不適合用作回收和循環再造。
選舉過後,積放在候選人辦事處的政綱,視乎內容,或可以在當選後繼續派發使用;市民取到的紙質宣傳品,大部分在分類後可以用作回收再循環再造。至於大街小巷的橫額,筆者留意到有社企可以接受回收,並將把回收到的橫額作出剪裁,用作沙包、環保袋、飾物、給狗場的防雨防曬帳篷等,既不用直接丟棄,也能重新賦予新的用途,一舉數得。當然,也預計個別當選人會巧妙地在橫額上以紙張等貼上新內容,有效地重用資源;用作旗桿的竹桿同樣可以在日後活動重新再用。
相信未來數天,無論勝選或敗選的候選人也將另行張貼貼紙等宣傳品「謝票」,筆者建議為了節省資源和響應環保,用作「謝票」的宣傳品可免則免;而未能勝出的參選者,也可以考慮把部分可重用物資捐出,或送贈給當選者,用作投放社區服務之用。
另外,鑑於個別橫額以牆釘固定在建築物或巷道石屎牆上,在拔出牆釘時也要檢視是否會影響外牆結構,需要時應即時以填充物填補牆身,減少礫石彈落誤傷途人的風險。
文: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副秘書長、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