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輝倡設夜市,實在離地 文:陳凱文

不得不說,自從立法會完善選舉制度之後,建制派在傳統反對派政黨棄選之下,幾近取得所有議席,自此部分人的言論可以說是肆無忌憚,完全是放飛自我。以身兼自由黨主席的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為例,若說他之前建議政府,容許僱主在「大灣區」為外勞提供住所,是代表業界利益發聲,他在鑽石山有精神病患疑似病發而斬人的悲劇後,詢問當局會否把精神病患釋放到「大灣區」,便是以鄰為壑的典型香港本位主義思維。

及至近日,思維比較活泛的邵家輝議員,又再發表新的高論。香港在放寬防疫措施後,部分商鋪提早關門,酒吧人流未回復暢旺,但是一河之隔的深圳,倒是多了不少港人北上消費,邵家輝於是在電台節目建議,參考台灣、內地、韓國的經驗,各地也不會只有一個地方有夜市,認為可以增加多些夜市,且這些夜市要具香港特色,這樣便能吸引遊客之餘,亦會令本地人有更多地方可消遣,帶動本地經濟。

平情而論,邵家輝這次建議表面上有紋有路,實則「離地」(注:俗語不接地氣之意 ) 離到外太空 。首先,商界在疫情期間預料,內地訪港自由行會在防疫措施放寬後全面特首,本身便有點日廂情願,先不說2019年的修例風波,破壞了內地人對於香港的美好印象,至今尚未完全修補,陸港由於新冠疫情而「封關」,內地的市場生態乃至消費模式,其實都已出現巨大變化,但港商似乎未有察覺。

跟香港不同的是,內地在電子支付普及下,網購已經非常成熟,內地居民在疫情期間想買港貨或進口商品,在港貨店無法以螞蟻搬家的形式運入水貨下,他們大可以在大型網購APP入貨。對方在香港設有倉庫,除了價格上跟來港購買相差無幾,貨品還由香港直接寄到家中或小區儲物櫃,足不出戶便能買到心儀港貨。當此一消費模式已形成習慣後,試問「放開」後的香港,除了鄰近城市因車費相對便宜,尚有來港消費的意欲外,對其他內地旅客還有何吸引力?

有人或者會說,奢侈品過往一直是自由行來港消費的主力,但是內地各地已有超過21個自貿區,特別是海南自貿區,在此購買進口貨還能免稅,而且三亞除了有熱帶風情的陽光與海灘,當地經過多年來的發展,旅遊產業鏈已相當成熟。況且,旅客如果相對富裕的話,可直飛到外國原產地旅行之餘兼購物,總好過來港購物時,要害怕遇到些政見偏黃的店員,一聽到對方說普通話便黑口黑面。

說到這裡,便不得不提香港零售業和餐飲業,特別是餐飲業的問題,那便是服務態度的問題。本文不否認香港仍有一些食肆的店員服務態度良好,但以個人經歷而言,部分餐廳真是不敢恭維,特別是人多的「炒場」時段。反之,內地特別是一線城市的商場,質素已跟香港看齊,食肆除了食物有水準之餘,網絡點評在內地由於有巨大影響力,「炒場」時店員仍能保持服務質素,這點相信不少北上消費的港人都會認同。

如此一來,在來港購物缺乏誘因,整個城市除了跟內地一樣,有一大片石屎森林外,旅遊景點乏善可陳,古蹟文物更是無法跟內地和外國相比,再加上食物質素跟內地一線城市比較,又無特別出色之處,反而是服務態度的好壞,則有如「開盲盒」一樣,試問香港還有什麼可以吸引旅客?乃至留住本地居民留港消費?靠開多幾個夜市?可能嗎?

先不說邵家輝可能不知道,全國各地究竟有多少個夜市,甚至連隔壁的深圳有多少個夜市,他都未必知道,試問大家何曾聽過,旅客專門為了逛夜市而去一個地方?是故,夜市頂多是「加分項」,即一個地方先要有一個或多個旅遊賣點,旅客來後再順道逛一逛夜市。至於說香港特色,作為文化沙漠,香港除了港式快餐和小食頗有特色外,可能只有老招牌和唐樓之類較有特色,而這類夜市香港已有,如:廟街和女人街,香港也沒啥地能複製此一類夜市出來。

問題又回到最初:這類夜市真是能吸引遊客或本地居民消費嗎?遊客方面,這類老城區的夜店,也許能吸引部分外國遊客來此獵奇,或者吸引內地的文青旅客來此「打卡」,但是對於內地的中年或中產消費群而言,夜市的吸引力,甚至可能比大型商場還低。至於本地居民,在內地鄰近城市多個商場林立,吃喝玩樂一條龍的情況下,會否因為多一兩個夜市便留港消費,邵家輝可能居廟堂之來太久,跟窮苦大眾有着不一樣的性價比概念吧!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