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昨日(19日)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推出五項改革,協助建立「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資助患有長期慢性病的人士到私營機構接受篩查及管理疾病,希望改善市民目前看病的模式,達至預防為重,減少公立醫院負擔的目標。這項改革到底成效有多大,仍有待實踐去檢驗。從目前已在全港十八區設立的地區康健中心的實際運作看,情況未如理想。政府應將改革的重點,聚焦於如何更好地資助長期病患者。
政府提出的五大改革,包括建立社區基層醫療系統,強化「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畫」,資助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到私營機構接受篩查及管理疾病;成立《基層醫療名冊》,要求所有提供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的家庭醫生和醫療專業人員登記加入;優化長者醫療券計畫,加碼至2500元;以及,政府將成立基層醫療署及策略採購統籌處。
這五項改革的核心要點,就是希望鼓勵更多市民採用私營家庭醫生的醫療服務,讓大部分病情穩定的長期病患者可以轉為使用私家醫生服務,而減輕公立醫院的壓力。
公共醫療之所以會出現嚴重的問題,主要在於資源,目前的狀況就是資源用得不合理,有一大部分病期穩定的長期病患者,過多地使用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導致公立醫院無法將資源集中用在治療重症、急病方面。建立社區基層醫療系統的目的,就是要將絕大部分毋須在公立醫院醫治、留醫的患者,轉移至私家醫生。
這種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香港已經是老齡化社會,而且專家預測在不久的未來,即將迎來高齡海嘯,現在確實應該做好準備,否則未來會出現公立醫院不堪負苛的危機。
公共醫療衞生出現的問題,主要是資源配置的問題,而社區基層醫療改革能否成功,關鍵的問題仍然是資源能否配置得當。為甚麼會有大量的長期病患者情願花長時間輪候,辛苦排隊,也要到公立醫院看病?主要就是這部分市民收入低,無力花較多的金錢去看私家醫生。假如政府能提供足夠多的資助,讓這部分市民有能力支付看私家醫生的費用,相信大部分患者都願意改看私家醫生,改革就能成功。
反過來說,假如政府的資助額「唔湯唔水」,扣除了政府的資助,患者仍須自己支付比公立醫院高出數倍、十多倍,甚至更高的費用,那麼這項改革就會推動得十分困難。
要達至這項政策的成功,其中涉及多大的公共資源?政府能否長期支付這筆費用?都須有全盤的計算。
從合理應用資源及提高效率的角度看,整項改革其實可以聚焦於如何資助長期病患看私家醫生這一點,只須向符合長期病患條件的病人,發放足夠的醫療券,並加強監察,保障質素,就可以達至政策目標。
反而,目前已在全港十八區都設置的地區康健中心,其實並不能發揮多大的功能和作用。政府從2019年設置葵涌地區康健中心作為試點,到現在全港十八區都已設置康健中心或康健站,而康健中心的功能,實際上主要是做會員登記,推動一些推廣宣傳活動,以及安排康健班、講座等,對病患者沒有多大實質的幫助,反而會令市民對醫療改革產生誤解,以為政府的醫改只是有姿勢無實際,浪費資源,為做而做。
推動以社區基層醫療為中心的醫療改革,重點應該放在如何用好有限資源,如何有效資助長期病患者,而不應該將焦點放在地區康健中心。
文:文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