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下香港 「保本保命」為上 文:姚英毅

特朗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央視截圖)
特朗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央視截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徵收10%的基準關稅,進一步開打貿易戰,不僅讓全球股市應聲大跌,也對本港經濟帶來影響。香港作為一個開放型經濟體,極度依賴貿易和金融流動,該政策變動無疑對其經濟各方面產生衝擊。面對經濟衝擊,正如恒隆董事長陳啟宗曾言,當下大環境是「保命保本」的時候,套用在今天,依然正確。面對不利的大環境,確保「經濟安全」是至關重要的,先避免系統性風險,其次避免經濟危機引發社會危機,第三才是考慮在其中謀求發展。

港股亦在4月7日大跌約3000點,是1997年以後最大單日跌幅(資料圖片)
港股亦在4月7日大跌約3000點,是1997年以後最大單日跌幅(資料圖片)

「對等關稅」措施超過預期,其中對中國徵收34%,連原本的20%,合共等於加徵54%;香港雖作為獨立關稅區,但在美國眼中,也被視為中國一部份,理論上也會被一同徵收54%的關稅,特朗普更揚言在4月9日另外再加徵中國50%關稅,香港若也被包括在內,則轉口貿易地位也會受沉重打擊。在2023年,香港出口美國的金額多達2720億港元,佔總出口額的6.5%,雖然過去十年比例不斷下降,亦佔內地輸往美國貨品的4%。雖然特朗普朝令夕改,但香港各界理應做好最壞打算以及最好準備。
但美國亦宣布從5月2日起取消香港產品的小額免稅待遇。受消息影響,香港恆生指數跌1.52%。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該政策引發資本流動不穩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降低,進而影響到香港的股市和金融市場,港股亦在4月7日大跌約3000點,是1997年以後最大單日跌幅。

香港作為全球重要的自由貿易港,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自由市場經濟系統。
香港作為全球重要的自由貿易港,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自由市場經濟系統。

同時,香港作為全球重要的自由貿易港,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自由市場經濟系統。而貿易主要依賴轉口貿易,香港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許多進出口的產品都需要通過香港轉運。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2025年2月對外商品出口和進口貨值統計,商品出口貨值為3,279億港元,較2024年2月上升15.4%;2025年2月商品進口貨值為3,642億元,較2024年2月上升11.8%,而美國對等關稅,將影響到香港對內對外的貿易橋樑功能,大大抬高貿易壁壘。其中,美國前年是香港第三大貿易夥伴,雙邊商品貿易總額達603億美元,並在過去十年獲得2,715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在其全球貿易夥伴中最高,撤銷小額包裹包稅將影響輸往美國的電商發展。

香港必須優先保障經濟的基本穩定
香港必須優先保障經濟的基本穩定

除貿易和金融領域,香港的其他產業也無法倖免。如香港的製造業與服務業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內地市場的需求。如果中美貿易關係惡化,導致中國的消費市場萎縮,香港的相關行業將會受到直接影響;尤其是在現代科技、製造業及物流等高端服務領域,香港的企業可能需要面對更多的成本壓力和市場需求減少的問題。
在這樣的困境中,香港必須優先保障經濟的基本穩定。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指,要嚴防金融風險。對香港而言,經濟安全是目前最重要的挑戰,其中就包括穩匯率,中期則要提防美元匯率因為美國的關稅政策出現大幅度波動時,香港可能要考慮調整聯繫匯率,使香港在經濟政策上更具有靈活性。
面對外圍的風險,香港要「保本保命」,就要識別那些是香港的核心競爭力,保住核心優勢以及核心產業,其次則是避免失業上升,使社會不安,第三則是因應產業變遷而借勢調整,如香港的航運中心不再是轉口港,而是要升級為航運的金融和專業服務中心,更需要促進香港對新興市場的開發,補償在美國市場的損失。

文:姚英毅
旅居歐洲香港媒體人,曾獲多個亞洲與全球性新聞獎、文學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