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澳門特區的兩個具環保概念的機構成立,澳門國際碳排放權交易所 (澳碳所)、澳門碳中和研究院 (澳碳院) 相繼在澳門特區開業,據報澳碳所是我國唯一一家提供覆蓋全球的高質量標準化碳匯合約的交易所,同時提供碳和綠色能源等數字化管理解決方案,並作為平台提供碳信用額交易服務,該所將面向全球提供碳信用額產品合約、跨境碳交易、綠色認證等交易服務,暫時在澳碳所掛牌的碳信用產品,涉及風電、林業、節能爐灶、淨水、秸稈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等領域,而澳碳所也作為承接來自巴西和東帝汶兩個國家的碳產品的交易平台,凸顯澳門特區作為葡語系文化的碳產品中心地位。
另一邊廂,香港特區的碳匯仍處於萌芽階段,只有極少數個別公司進行涉及碳信用額零星交易,即使碳排放披露也只是在循序漸進地進行,而碳信用額在香港的企業和社區仍未見普及,甚至乎很多工商界人士仍未掌握對碳信用額的認識,可見碳信用額市場在香港具有龐大潛力。
香港作為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城市,也是定位為一個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實行普通法制度,法治完善,社會穩定,金融專才和專業服務精英雲集,理應已具備發展碳信用額交易的優越條件。與澳門特區一樣,作為背向祖國、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員,香港特區內聯外通,與國際市場接軌,與內地各省市有恆常的商務往來,香港工商界對中國內地尤其是廣東省的工業有一定認識,要把碳信用額商品化、市場化、規範化,讓碳信用額作為一紙產品合約作出約束,並有效規管,更可以量化,轉讓、押抵、賦予碳信用額產品合約更高的價值;與此同時,香港特區專業人士一向對英語系文化市場更有深入的了解,有力拓展這些英語國家地區市場的碳信用額產品交易平台,助衍接中國內地和其他國家地區碳信用額產品的標準;另外,香港的專業人士的水平、能力和誠信在較高的水平,評審碳信用額宜具備會計、法律、工程、環保學科的背景,香港特區的專業人士具有作出碳信用額認證和跨境交易的條件,如果香港特區成功引進具系統的碳交易機制,並好好運用成熟的金融市場經驗和法制,把碳信用額產品發展衍生工具,成為一門產業,更是對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環保意識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
香港科創投資者可以到中國內地不同城市開拓碳信用額項目的先機,以香港作為碳信用額產品合約交易和履行的平台,並向目標的英語市場或中東市場承接碳產品的交易,借助金融產品開發和服務的高端經驗,開展並迅速鞏固碳信用額交易市場,同時,大學也可以研究碳產品的理論和研發低碳技術,讓香港達至碳中和,並以碳金融產品作為經濟轉型的契機。
文: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副秘書長、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