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新加坡比,還有什麼吸引力? 文:悠然

這是我問一個深圳人的問題,他在香港工作多年,又在新加坡工作半年以上,剛在兩地護照中選了特區護照,算有話語權。

他回答很能啟發我,他是這樣說:「知道嗎?如果是華人,如果是中產,最安全最萬全最有利是什麼嗎?就是香港護照+內地居住證+美/澳/加護照!」

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但想深一層也不無道理。

首先聲明,我寫這文是純利益角度思考,不涉及家國民族感情。

他的意思有三層

第一新加坡不允許雙種國籍,但拿了香港特區護照的,還可以拿其他國家的護照。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中國政府不承認雙重國籍身分。但香港在這方面是以人大常委的解釋為準。按照人大常委的解釋,香港的中國公民即使已獲得外國公民身分,仍可能會被視為中國公民。

第二香港護照加回鄉證,可在大灣區拿到港澳居民大陸居住證,福利和跟當地人沒區別,還能交社保,享受各種福利,買房也不用三年社保,北上廣深杭隨便買,高鐵一刷居住證就各種去玩了,創業就業不受阻還有優惠。

試想,基礎醫療可用幾百塊在深圳就解決,而高端醫療香港是全球前列,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我發現香港人還未發現居住證的威力,但我相信這個在未來一年將是市民熱議的。

第三香港人申請澳加極護照比較容易,如果萬一發生世界大戰,澳洲這個邊緣國家中招的機會極低,而且物產豐富,可自給自足。

我問他為何不申請新加坡護照呢?他回說:「新加坡最大優勢是超級富豪的稅務優惠,隱匿資產不會擔心被中美『共同富裕』掉,我們這些錢不多的,就沒有這風險。」

真是一言驚醒,美國的稅收網絡確實比中國要狠得多,但是中產可隱藏的資產有限,是不會在隱藏資產下考慮新加坡的。

我上月去了次在新加坡,發現當地物價太貴了,天氣太熱,而且地方不大,最近只能去馬來西亞,玩樂的豐富度不高。事實上,很多內地富豪也只是拿了新加坡護照,但不在新加坡生活,因爲太無趣。

但香港則不同,旁邊是新能源、新科技大市深圳,精彩先進年輕;大灣區則有粤菜和客家菜的正宗廣州和惠州。高鐵向東是潮汕一帶,潮州菜之美味,現在已是全國皆知;向西是廣西,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縣的喀斯特地貌,美不勝收;向北是長沙,長沙著名的夜生活、博物館、人文地理,都令人樂而忘返。

香港這種短距離食住行的豐富程度,新加坡怎比得上?

香港又是通向世界各地的窗口、跳板,兩小時內飛機可到上海、杭州、台灣省,3小時內飛日韓、東南亞國家,各種吃喝玩樂。

此外,香港可以吃到全球的網紅餐廳和各種米其林餐廳:美國、西班牙、法國、墨西哥菜都吃得到,各種藝術表演,如中國戲曲節、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等琳琅滿目。香港有髒亂差的街道、大牌擋;逢周日中環就有席地而坐的菲傭;蘭桂坊則有世界各地的酒鬼,銅鑼灣一大堆潮男潮女,廣東道大包小包的水貨客,你可以說香港沒有規則,但也是規則少,自由度高,新潮摩登。新加坡就像儒家文化下的乖乖仔,太規矩太無聊,條條框框太多,而且如果新加坡出事,就沒有退路。

最後是香港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太優越了,背後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而且祖國近乎全方位支持香港。香港在十二項經濟指標中,超過十個包括股票市值、100強企業、海外投資額,外貿總額都遠勝新加坡,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要吸引外資、中資企業出海都要借助香港。儘管這兩年唱衰香港是主流,但想清楚一點,香港迴旋餘地比新加坡大。

拿香港身份=香港的自由精彩+大灣區的便真豐富+澳洲護照的保險

想一想,真妙!

文:悠然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經濟人,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現爲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