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外傭問題,需要政府積極迅速回應和解決 文:謝悅漢

據估計香港外傭人數超逾35萬人,她們確實為中產家庭提供不少助力,但近年來這些外傭亦令僱主頭痛,其中有兩項為人熟知的,就是她們偷偷地問財務公司借貸,以及中途用盡理由提早離職,或故意工作表現不佳「搏炒」,由不良外傭介紹所再為她找尋其他出路或僱主,令一些極需外傭幫手的僱主,被弄至筋疲力倦。

在港外傭幾乎全是女性,她們佔了整體勞動人口約一成,當中56%來自菲律賓,約40%來自印尼,同時服務30多萬個家庭,在立法會文件中被形容為「本港社會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果已是外傭僱主或者即將成為僱主的,本人建議上網登入勞工處網站專頁,內裡有一章「外籍家庭員工–常見問題」,一共列出36條問和答,由「如外傭損壞僱主的物品,僱主可否扣除工資作為賠償?」,「僱主及外傭應如何處理工傷事故?」到「僱主終止外傭的「標準僱傭合約」時,在甚麼情況下須支付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等,相當詳細值得參考。

由於筆者亦有逾40年僱請外傭的經驗,很多親友均聘用外傭,近年來發覺家中外傭都有向財務公司借貸,有些外傭寧願搏僱主炒她們,除了可多得一個月薪水,又可趁機回國避債;有些僱主受到財務公司追債或騷擾,這種不正之風和不良風氣正在蔓延。

甚至有些立法議員亦是受害僱主,故此政府近日公布,財庫局就加強規管持牌放債人展開公眾諮詢,邀請市民表達意見,諮詢期至8月22日。財庫局網站已上載相關諮詢文件,闡述各項擬議措施的要點,包括加強規管無抵押個人貸款、加強保障貸款諮詢人、優化及提升借款人就無抵押個人貸款負擔能力評估、優化投訴處理、加強宣傳教育,以及優化放債人規管制度。

原來香港政府自1973年准許輸入外傭,以釋放本地婦女生產力,當時正值菲律賓在全球石油危機下陷入經濟困境,當地政府為降低本國失業率及賺取外匯,放寬輸出勞工,大量菲傭因此進入香港千家萬户,1997年後印尼籍外傭比例大增。事實上,對於大部份雙職工中產家庭而言,尤其上有老下有少,外傭對這些家庭而言,是「必須的家庭成員」。

為何近年來外傭借貸事件急升,一方面是財務公司提供種種誘因,包括禮物,介紹費等手法,吸引債仔;另方面是這些財務公司缺乏完善監管制度,港府又没有一個中央借貸數據中心,可以時刻監察財務公司借貸情况,以及外傭有否同時向多間財務公司借貸,和每個外傭借貸額度設限(即只可借月薪的百分比多少),及有一個合法合理借貸作業流程,以及外傭避債逃離香港的處罰制度,而且這應是跨部門工作,事件涉及勞工處,入境處,監察財務公司的部門。

港府自1973引入外勞,已逾50年歷史和經驗,至今才如夢初醒作出諮詢行動,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只不過希望這次諮詢期不會太長,更望立法諸公多發言,將不足之處彌補,才是造福廣大市民。

文:謝悅漢

資深媒體人,經常有作品登在《亞洲週刋》及內地《今日頭條》網站,著作包括《水泥森林中吶喊》(天地圖書)及《香港仍有善心人》(大公報)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