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道差,又求中央救? 文:陳凱文

日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在立法會回應議員提問時表示,香港自「通關」以來,經濟一直穩步復甦,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今年首季按年錄得2.7%增長,已是連續五季錄得增長;政府統計處的數據亦反映,2023年零售業總銷貨額比2022年上升16.2%,由約3,500億元增加至約4,070億元;香港街舖空置率則由2020年第三季的18.3%,改善至今年首季的6.6%,其中一些核心區域,如銅鑼灣、尖沙咀的空置率,甚至低於6.6%的水平。

可是另一邊廂,仍有不少輿論強調零售和飲食市道不振,不斷呼籲港府請求中央推出更多惠港措施救市,例如上月的「五一黃金週」後,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便宣稱,今年旅客人數未達標,又指出境港人比入境內地客多,令餐飲業生意較去年同期下跌約10%,他又表示,青島及西安納入自由行城市後,兩地每日有百多人訪港,不至於「好火爆」,所以希望局方能跟與中央商討,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則指,業界正處於艱難時期,零售額顯著下跌,上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顯著下跌14.7%,低於2022年4月疫情期間的水平,相信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協會指港府近日積極向中央爭取提高5,000元人民幣訪港內地旅客免稅額,相信措施有助帶動內地旅客的購物意欲。連同個人遊城市增加下,過夜客料逐步增加,能產生聯乘效應,產生更大經濟效益,協助香港的旅遊、零售、餐飲及相關業界渡過難關。

平情而論,撇除黃家和的數字不知從何而來,零售管理協會提到的4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下跌14.7%,比邱局長提的2023年數據更新,而且同樣屬政府統計處的數字。另一方面,邱局長提及的街鋪空置率下跌至6.6%,乃是出自物業顧問世邦魏理仕的數據,但對方的另一組數據顯示:中環、銅鑼灣、尖沙咀及旺角,新承租的樓面進一步減少至約25萬平方呎,連續四個季度回落。

與此同時,邱局長雖然提到空置率減少,但沒提及街舖舖租有否顯著回落,核心商業區的中環,街舖空置率於去年急升至兩位數字,以及商場鋪和寫字樓的租務狀況。根據同一份報告的數據顯示,寫字樓的整體空置率由疫前約5%,逐步增至16.7%,租金則按季再跌1.2%,連續20個季度下跌。我們可以因而得出結論:香港「通關」後的經濟復甦情況,雖然仍有增長,但不如邱局長所說的那樣樂觀。

可是即使如此,業界和部分所謂的建制派,近年來卻似乎養成一種壞習慣,那便是:香港無論是政治還是在經濟上,一有什麼風吹草動,總是不懂或不願自己想辦法,而是啥事都請求中央幫忙解決,如:上文提到的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重啟深圳市來港自由行的「一簽多行」,以及提高內地客在港購物的免稅額。雖然這樣說又會得罪人,但是面對如此的不良風氣,中央實在不宜有救必應,至於箇中原因,為免影響各位閱讀觀感,只好留待另一篇文章細說。

文:陳凱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