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控煙40年:從全球典範到新挑戰的雙重考驗 文:劉建誠

香港一直以來在公共衛生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過去四十年裡,香港政府積極推行控煙政策,從1982年的首次吸煙人口統計開始,逐步設立禁煙區,規管煙草產品及廣告,並在2001年成立衞生署控煙辦公室,多次增加煙草稅率,至今已達64.8%,並數次擴大禁煙區。特別是在2007年,香港所有食肆、室內工作間及多個公眾場所均訂為法定禁煙區。這些措施使香港成為全球控煙的典範,吸煙率從1980年代初的23.3%一路下降至2021年的9.5%。

然而,面對新興的電子煙和加熱煙等另類吸煙產品,香港的控煙工作仍面臨著新的挑戰。年輕一代對這些新型煙草產品的接受度日益增高,這不僅威脅到他們的健康,也對香港的公共衛生目標構成了挑戰。

香港在控煙工作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根據最新的數據,香港的吸煙人數在2023年約為62.7萬,其中約59.2萬人擁有每日吸煙的習慣。這一數字相比2021年的60.1萬有所下降,顯示出控煙政策的初步成效。日均吸煙量也從2021年的13支降至12.1支,這不僅反映了吸煙人數的減少,也顯示了每人的吸煙量在減少。

然而,青少年使用新型煙草產品的比例創新高,於2019至2020年度高達85.9%。這些新型煙草產品因其新潮的包裝、多樣的口味以及錯誤的健康觀念而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研究發現,使用電子煙會令青少年增加患上呼吸道症狀如痰和咳嗽的額外風險;而電子煙的使用更會令青少年加深「煙癮」,如尼古丁成癮的程度;電子煙的使用亦會增加從未吸煙的青少年將來使用煙草的機會。

特區政府在控煙政策的執行上面臨著多重挑戰。首先,政府提出的控煙措施需要通過立法程序,這本身就是一個時間上的挑戰。立法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來自不同利益團體的壓力和反對,這需要政府有足夠的決心和策略來克服。即使控煙法規得以通過,執行和監管仍然是一大挑戰。例如,禁止在排隊時吸煙的措施,需要在公共場所設立明顯的禁煙標誌,並由場所管理人員進行監督。然而,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資源來確保法規得到有效執行。

此外,政府還面臨著打擊私煙的挑戰。根據報導,海關成功偵破的私煙案件數量雖然可觀,但相對於私煙流入市場的總量來說,這些成果只是冰山一角。政府需要從多方面著手,更積極地打擊煙草走私,以有效堵截私煙流入香港。政府在推廣控煙意識和提供戒煙服務方面也面臨挑戰。需要提供更有效的戒煙服務,並在醫院等關鍵時刻勸告戒煙,轉介煙民到戒煙診所。這不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合作。

特區政府的控煙策略,旨在透過一系列綜合措施,降低吸煙率,提升市民健康水平。近年來,政府的控煙政策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吸煙人數的減少,也顯示了每人的吸煙量在減少。戒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很多地方禁止吸煙」,這一原因的比例從2021年的6.7%增加到2023年的10.2%。這顯示出公共場所控煙法規的加強對促進戒煙有顯著影響。此外,避免影響家人健康的考慮也是一個重要的戒煙動機,這一比例從19.4%增至21.9%。然而,「減少買煙花費」的原因升幅輕微,從13.3%微升至13.5%,顯示經濟因素對戒煙的影響相對較小。政府的控煙政策預期目標在2025年將吸煙率降至7.8%,期望減少與吸煙有關的疾病,如肺癌、呼吸道疾病、心臟病和中風等;並減少因煙草產品引致的經濟損失,提升社會經濟效益。

為實現這些成果,本人建議政府將可以考慮透過更多經濟手段減少煙民買煙,鼓勵市民戒煙;在更多公眾地方禁止吸煙,並更有效地在禁煙區實施吸煙條例;長時間堅持、持續加強戒煙服務和宣傳教育,形成一個全面的控煙網絡,從供應、宣傳、禁區和教育四個方面入手,為香港市民創造一個更健康的生活環境。

文:劉建誠

深水埗中南分區委員會委員
法務會計師
「中國夢智庫」成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