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擁抱氫能:推動綠色未來的新引擎 文:劉建誠

能源轉型在當今世界已成為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國務院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這不僅是對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的明確指引,也是對全球綠色能源趨勢的積極回應。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一直致力於尋找和實踐可持續發展的途徑。特區政府發表的「香港氫能發展策略」,正是這一努力的體現。該策略旨在全面推動氫能作為清潔能源在本地的應用,並通過跨部門合作實現氫能項目的落地,從而加速香港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氫能作為一種高效且清潔的能源,其在全球範圍內的應用正日益增加。由於氫氣在燃燒或通過燃料電池轉換能量時僅釋放水,因此被視為實現零碳排放目標的關鍵技術之一。香港,憑藉其先進的科技基礎設施和對創新的開放態度,具有成為氫能技術領域先驅的所有條件。目前,香港在氫能發展方面已取得一系列進展。

政府政策在推動氫能產業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特區政府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支持氫能技術的研發和商業化應用。這些政策包括提供資金支持、稅收優惠、建立研究平台和促進國際合作等。跨部門合作同樣是實現氫能發展目標的關鍵。在香港,不同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私營企業之間的協同作業,已成功推動了多個氫能項目的進展。

此外,特區政府還與學術界和工業界建立了合作關係,共同開發新技術並促進知識轉移。這種跨部門合作不僅加速了技術創新,也為氫能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這些努力,香港正朝著成為國際氫能技術創新中心的目標邁進。隨著更多政策和合作項目的實施,我們有理由相信香港將在全球氫能產業中佔據一席之地。

特區政府在氫能領域已啟動多個具體項目和試點計劃,以推動氫能技術的實際應用和普及。這些項目涵蓋了交通、市政服務和能源生產等多個方面,展示了氫能作為多用途清潔能源的巨大潛力。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試點計劃是「氫能洗街車」計劃,這是一項創新的嘗試,旨在探索氫能在市政清潔工作中的應用。這項計劃不僅有望減少城市運營中的碳排放,還將為相關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推廣提供寶貴經驗。此外,香港亦正在進行氫能公共交通工具的試點,包括氫燃料電池巴士和出租車。這些交通工具的運行將有助於評估氫能在提供高效、低碳公共交通服務方面的可行性。

除了交通領域,香港還計劃建立氫能發電站,以支持本地清潔能源供應。這些發電站將使用氫燃料電池技術,不僅提供穩定的電力,還有助於降低整體碳足跡。這些具體項目和試點計劃的成功實施,將為香港在氫能技術方面取得領先地位奠定基礎。它們不僅將推動本地產業結構轉型,還將為全球範圍內的清潔能源轉型提供可行模式。

隨著氫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安全問題和相關法規的制定變得尤為重要。氫氣作為一種高度易燃的氣體,其儲存和運輸需要嚴格的安全措施來確保公共安全。特區政府在推動氫能技術發展的同時,也高度重視安全與法規建設。政府已制定一系列氫能安全標準和規範,並與國際標準接軌,以確保氫能項目的安全運行。

這些法規涵蓋了氫能生產、儲存、運輸和使用等各個環節,旨在最大程度地降低任何潛在風險。例如,氫燃料站的設計和運營必須符合嚴格的安全規範,以防止泄漏和火災事故。此外,政府還通過舉辦培訓課程和公眾教育活動,提高相關從業人員和公眾對氫能安全知識的認識。這些努力有助於建立一個安全意識強、技術精湛的氫能行業工作團隊。通過這些措施,香港正在建立一個既安全又可靠的氫能生態系統。隨著更多相關法規的完善和實施,香港將能夠在確保公共安全的前提下,穩步推進氫能技術的發展。

特區政府對於氫能技術的投入和推廣,展現了其在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減碳目標上的決心。展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氫能有望在香港乃至全球範圍內發揮更大的作用。香港憑藉其創新精神和國際合作網絡,有潛力成為氫能技術發展和應用的先驅。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將在香港乃至全球的能源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為建設一個低碳、可持續的未來貢獻力量。

文:劉建誠

法務會計師
「中國夢智庫」成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