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業市場的現況 文:寒柏

兩地通關後,香港坊間不時傳出經濟復甦及物業市場止跌回升的消息。但同時間,我們又看到本地消費市場並未興旺起來,物業市場仍傳出「蝕讓」的情況,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其實,市場上的資訊仍是好壞參半。一方面,負資產個案創新高,銀主盤急增。但另一方面,按揭斷供比率仍然十分低,證明銀行按揭資產尚算安全。「一手樓」市場不時傳出「好消息」。但細看之下,「一手樓」仍要打折才能賣出,且數量不多。此外,發展商絕少公開發售,「貨尾樓」多以招標方式「暗中進行」,我們仍無法看清整體市場的真正承托力。

筆者與業界人士討論,綜合各方面的資訊,現時本地物業市場算是「過了最壞的時候」,但暫時還未能確定會「大幅反彈」,勢頭算是一般而已。

香港物業市場有什麼真正的「好消息」呢?最值得人高興的,是工商物業市場算是過了「危臉期」。

過去3年以來,工商物業市場都是「重災區」。工商物業的租金回報率偏低,空置率高,且買賣兩閒,發展商一直只是靠「超低息環境」拖延下去,不斷「以債養債」。去年第3季起,港息抽升,工商物業的發展商及投資者曾一度陷入不大不小的「危機」裡。

本年度起,港息大幅回落,讓工商物業投資者鬆一口氣。此外,據市場人士透露,去年店舖銀主盤無人問津,但近月已有投資者趁低吸納,大概有投資者看好「自由行」將重新帶動本地消費,因此打算投資店舖圖利。其他工商大廈方面,全幢買賣的個案極少,但個別單位則開始錄得成交。

值得留意的是,買家只是希望在市場上「執平貨」,一點也不着急。另一方面,很多賣家卻願意打折出讓手上物業。重點是,媒體舖天蓋地的說什麼「內地買家來港掃貨」的情況還沒有發生。

住宅樓宇方面,發展商的「一手樓」仍要打折賣出,市場上仍在等待「讓人振奮」的「成交新聞」。「二手樓」方面的價錢向來比「一手樓」低,成交個案於農曆新年後有所增加。「二手樓」價格於去年大跌15%,近月亦似乎有所回升。有地產經紀朋友指,無論是「一手樓」或「二手樓」,都有多人查詢,市場氣氛大有改善。

但亦有人朋友指出,經歷了3年的疫情及近年的世界大變局,確實有內地投資者把資金調來香港。可是,由於內房市場不景氣,內地資產泡沫不再,財富效應大打折扣。無論是內地投資者或專才,來港也不一定急於買樓。對於內地投資者來說,國際市場波動,美息高企,在港長線投資物業並非首選。

總括而言,香港物業市場確實有「回暖」的跡象,住宅市場的情況較佳,「二手樓」有價量齊升的情況,「一手樓」則視乎個別樓盤而定,但仍要靠減價促銷。工商物業則開始有人承接,但價格依然受壓。

這種市場氣氛「回暖」的情況,卻不能算是由內地投資者或專才所帶動,反而是靠港人本身。暫時來說,我們還未看到有內地或海外新資金擁入本地物業市場。對通關的前景感到最樂觀的,仍是以香港人為主。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