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若故步自封金融優勢恐不攻自破 文 : 楊梓佑

金融業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多年積累的金融基建使香港穩居國際金融中心之位。然而,隨着亞洲經濟的迅速發展,香港金融業正在面對區域性的激烈競爭。根據2020年度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顯示,香港已由原先僅次於紐約、倫敦的第三位,跌至不及上海和新加坡的第六位,整體得分更是大跌34分。其中,基礎設施、金融業發展水平、聲譽及綜合三項均落後於新加坡,在各城市同樣面對疫情及環球競爭下,凸顯出社會運動嚴重削弱香港競爭力,香港是否難逃盛久必衰的命運?

香港以往之所以能在亞洲夠獨佔鰲頭,主要是因為香港「背靠內地、緊貼世界」的地理及「一國兩制」制度上的優勢,成為世界進出內地市場的主要門戶,但隨着內地國際化程度的提升,香港的優勢逐漸被削弱。香港若不能趁着現時部分優勢尚存,集中精力謀求發展,落後捱打的不利局面必定會出現。

特區政府回應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調查的結果,歸究於「受訪者按其觀感作出評分,香港得分的下降幅度,較前5名金融中心更為顯著」,這顯然是離地的藉口。將香港對比前5名城市的最大分別,是香港經歷了2019年長時間的政治動盪,社會嚴重撕裂,即使疫情在香港相對受控,政治問題仍能一再死灰復燃,內部形勢不穩,任香港政府如何增強對外宣傳,都是本末倒置,徒勞無功。

在過往的《施政報告》中,香港政府都會提出雷聲大雨點小的政策,例如政府每年都提出「維持和鞏固優勢」、「拓展一帶一路、海外市場」、「培訓人才」等屢見不鮮的字眼,目標是沒錯的,可是相關政策措施卻每年都如出一轍,不見成效。就連政府聲稱是近年大力提倡的金融科技,最新進度也只是在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到推出轉數快系統、處理第一批虛擬銀行系統等最基本的措施,而在去年的《施政報告》裏更是沒有下文,相比起電子支付系統完全盛行的內地、持續完善設施配套的新加坡,香港實在是相形見絀。

香港有相當一部分人會認為,近年香港面對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能夠維持原本優勢就已經很好了,談何突破?可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正正就是這種不思進取的想法,才令香港的多元產業發展一直停滯不前。若不談進步,就無法解決目前困境,港府與各政黨仍對此視而不見,反而醉心在政治鬥爭中角力,終會毀了香港。

團結向前不是靠口說,而是身體力行。若果港府再不力求上進,落地前行,未來在祖國、乃至國際的金融地位很可能被其他亞洲城市取代。政府的當務之急是對香港當前的人口結構、發展矛盾、政策效能重新審視,為香港未來的發展確立新方針,以適應國際的新環境,希望特首能藉新一年度《施政報告》之機,透過落地務實的施策,讓社會重回正軌。

文 : 楊梓佑

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