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醫療難題短期難以解决,港人對跨境醫療服務需求甚殷 文:謝悅漢

香港醫護人員長期不足,已是眾所週知事實,再加上近年港人移民海外增多,其中當然有醫護人員在內,令醫療系統不勝負荷,所以近年醫療失誤案例趨升,而引入海外醫生又遭專業團體諸多刁難,如果政府再不出手盡快解决,公立醫療服務水平只會下降和惡化。

工聯會昨日公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港人對跨境醫療需求殷切。93%居內地港人受訪者表示,支持特區政府推行特別支援計劃,資助港人在內地就診;70%受訪本港居民贊成政府資助港人到內地三甲醫院看病。

工聯會於今年4至5月期間,訪問逾1500名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居住的港人,逾60%受訪者是退休後在內地生活,近90%曾在內地求醫。37%受訪者認為內地醫院收費高,25%表示當地沒有在港常用或合適藥物。

工聯會又訪問了882名香港居民,逾60%正輪候公立醫院專科門診或手術,他們認為輪候時間過長;70%支持推行跨境醫療合作,政府資助在醫管局登記的港人到港大深圳醫院等三甲醫院看病。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指出,部分香港病人轉到內地醫院看病,可減輕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壓力,特區政府購買較本港廉價的內地醫療服務既可節約成本又可惠及病人。

請大家看看以下數字,現時醫管局管轄43間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49間專科門診及73間普通科門診。 截至2021年3月31日,醫管局合共提供超過29,000張病床,僱員人數約88,000人。不論人手及病床,是遠遠不足以满足市民對醫療服務需求。

香港目前每1 000名人口有2.0名醫生,遠低於新加坡(2.5名)、日本(2.5名)、美國(2.6名)、英國(3.0名)和澳洲(3.8名)。充分反映於香港人均醫生比例遠遠落後於其他先進經濟體。

筆者支持工聯會建議,鐾於香港醫療人手嚴重不足,港人對跨境醫療需求又非常殷切,希望內地和本港加速聯繫和溝通,盡早實現两地跨境醫療服務。傳聞盧寵茂醫生甚有機會獲委為食衛局局長,他曾擔任港大深圳醫院院長近十年,對中港兩地醫療情况和問題,都較任何人了解,盼望盧教授可以出任局長,能促進跨境醫療服務可以加速推進和完善整個計劃,造福香港廣大市民。

文:謝悅漢

資深媒體人,經常有作品登在《亞洲週刋》及內地《今日頭條》網站,著作包括《水泥森林中吶喊》(天地圖書)及《香港仍有善心人》(大公報)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