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內外危機深重,兩位在野黨主席峰會難挽大局 文:陳國祥

台灣在野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昨日(22日)舉行「在野領袖峰會」,凝聚共識,並號召島內民眾共赴危難,但訴求不夠具體而強有力,所以能產生多少動員能量,台灣各界不無疑慮。

台灣近期內外交迫,特朗普揚言課徵高關稅,對台灣的產業及民生衝擊重大;民進黨發動「大罷免」,在野黨反制無力,執政當局還不斷以偽造文書罪名對國民黨及相關人士進行搜索、約談、羈押,對民主與法治造成嚴重傷害。執政當局對美國極盡取悅能事,宣示零關稅、大採購、大投資,毫無抗爭意志。對內則大哥威權統治,幾近獨裁。

兩個最大在野黨適時舉行峰會,近期目標是為本月26日的群眾集結增加動能,長遠則是鞏固兩黨合作關係。不過,這場峰會無出人意表的言論與結論,所能產生的號召與引導作用十分有限。

對於賴清德政府對外來衝擊無所作為,對內又極盡打壓在野力量的能事,兩黨領導人都呼籲民眾起來挽救。朱立倫籲請賴清德召開「國是會議」,邀集在野黨主席與縣市長、立院黨團共同研商「國是」;黃國昌則強調,既然執政黨不願有所承擔,就要由在野黨共同扛下責任。他們齊聲批判執政的民進黨無視於危機當頭,只想着如何消滅在野黨,指當下全世界最關心的是關稅貿易戰、匯率戰與美債危機,只有台灣在拚政治、搞大罷免鬥在野黨,一直在內部找敵人。

民眾黨與國民黨在賴清德當政以來先後被惡整,兩黨主席共同指出,司法被執政黨當作整肅在野黨的工具,如果不予遏制,明天每個人都可能挨整。兩黨領袖以切身之痛籲請民眾保衛民主與法治,這個呼聲不只是暮鼓晨鐘,也是緊急危難的宣告。台灣民眾如果還繼續,而不奮起反制,則民主法治倒退的後果堪憂。

目前民進黨正大張旗鼓對國民黨立法委員進行「大罷免」,進度堪稱順暢,台北市長蔣萬安認為應該依法倒閣,促使賴清德解散國會,改選立委。對於兩黨是否發動倒閣,兩位主席都未表贊同。朱立倫的理由是「倒閣無法對賴清德有效制衡」,因為「行政院長」卓榮泰只是稻草人,倒不了賴,但他不排除倒閣等各種方法。黃國昌也認為,倒閣救不了台灣,無法解決想要專制獨裁的賴清德。

他們對倒閣的不支持立場很明確,但是否正確、能否持久不變,就有待考驗了。朱立倫或許是擔心如果立院全面改選,國民黨席次未必增加,而民眾黨的席次可能因為前主席柯文哲涉案而減少,兩黨席次合起來未必更多,甚至可能不如民進黨,所以現階段仍不支持。黃國昌除了這個擔憂外,可能擔憂現有八席不分區立委保不住,從而使政黨補助款減少。

不過,民進黨「大罷免」來勢洶洶,國民黨可能有過半區域立委的罷免案成立,在當時罷免比當選容易的制度下,國民黨反罷無力,結果可能使兩黨目前在立院過半數席次的優勢動搖,兩黨堅持不倒閣能否守住現有優勢不無疑問?再說,倒閣和改選雖動搖不了賴清德的總統職務,但也有對他做信任投票的意涵,若以倒不了賴而不倒閣,就無法追求這方面的政治效應了。

從兩黨主席峰會的結果看,他們所做的所為訴求並無新意,而且流於空泛,不夠強而有號召力。面對執政黨的威權統治,在野黨的策略似乎強度不足。最令人議論的是,他們認為倒賴才是重點,倒閣根本達不成這個目標,但依法律,「倒賴」根本辦不到,如果倒閣成功又在立委改選中大幅增加席次,也可算是對賴清德一次不信任投票,不可低估其政治意涵及其威力。

兩黨主席所謂「倒閣救不了台灣」、「賴清德下台才是重點」及「倒閣無法解決賴清德造成的問題」,雖然言之成理,但只消極以反罷抵禦,而不設法轉守為攻,對民進黨構不成損害與牽制,又如何能遏制民進黨的霸道執政以及對民主法治的嚴重傷害?

文:陳國祥

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時報》特約主筆、時報育才董事長。現為傳媒顧問。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