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政治,由街邊閒談,維園論壇,大學專科,地方特區管治,到國家施政,全都是講的專家。世界各國以及香港特區,良政等如經濟繁榮蓬勃,商貿暢通發逹,至於人民幸福,未必兼顧。何謂政治?説淺如人民政事,深至種種民生經濟不容易明白的専家理論,什麽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到㡳還是有不知多少億人活在貧困捱餓中。
對於良政善治,由古至今,似乎仍在探索之中。然而不扮高深,不談主義思想,不以艱深作専門,淺白易明的講個理想,千百年前漢儒曾寫了一篇《禮運大同篇》,簡單幾句,道出一個人類社會的理想,當中有幾句説話,值得所有掌握政權的人、黨或地方國家政府引以為施政方向。洋洋萬字的施政報告,什麽教育、房屋、醫療、經濟、貿易、交通運輸、勞工福利……等,仍不出這幾十字的綱要,都是人的生、老、病、死的問題,「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就是仁政。
雖然是幾十字,當中似沒有衣、食、住、行的政策,卻已包括在內。香港特區政府施政,多談的是未來,以未來救現在,是願景也是希望,成不成,還得等。年青人機遇未逢,買樓買車取妻嫁人也沒有方向,未來就聽政府的兒童故事,發個甜夢。中年中產,望政府能減得減,減輕些負擔,没有長夢了!對於老人,施政最容易,派些錢減些費,不用多賣力,他們是少壯不努力,老了自受,政府不幚是道理,死了便解決問題。可是政府也算差了,原來老人多死人更多,連龕位也成了問題。
以上當然只是打個趣,特區政府又怎會如此窩囊。然且說笑也有幾分真,據2021年政府普查,香港65歳以上人口佔港人總數20%,約160萬人。而死亡率又低於出生率,「老」已成特區政府不能忽視的問題。若這群人全是富貴「長者」,或是「老有所用」,還可以緩解「老」這個社會問題,否則老人的醫、食、住、行全都是社會問題!
其實多年前已有人洞悉港府無力解決「老」,而大攪私人養老院,一張床一個柜,幾十呎九千幾港元的宿位,也可說是在政府無力下,有商機可乘。可嘆的是那些由官方舉辦,要百多萬取不回的按金的養老富貴屋,又非普通老百姓可承擔,連官辦也脫不了商味,苦的又是基層,將香港的長者都迫成「老而不」了。
老有所終,老人只望有得住,有得食,有醫療,有活動,一點關心,身心健康,真的那麽難嗎?香港背靠祖國,地在大灣區,特區政府仍不能解「老」,港老無所終,亦是施政的一大敗筆呀!
文 : 陳祖光
同仁基金會主席、四川省政協委員、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顧問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