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區

聽到「落區」一詞,自然想起高官出巡,體察民情。民情能否體會,就要看落區高官是否真心了。這令人聯想到「洗太平地」,什麽是「洗太平地」?十九世紀末,香港發生鼠疫,當時政府要強制消毒及清洗街道和房屋,當時市民稱之為「洗太平地」。後來警察掃蕩罪惡、清理黃、賭、毒都會說是「洗太平地」。但內裏還有一層意義,就是高官落區前,不同政府部門會先將地區藏污納垢的社會問題,先行清理或隱藏,來個「洗太平地」,高官所見,天下太平,有問題的人也變成順民了。

這種情況以前亦會發生在政府內部,當然也包括警隊。高官定時落區與前線或基層人員見面,以加強上下溝通,增加互信,同心協力解決各項問題,不是推下屬去死,任由基層單獨面對困難。高官是否真心全意,只有他自已知。落區制度本來是完善工作,建立團隊精神,提升士氣,維持工作效率。但制度只是規矩,人才是主要。高層落區前,地區管理層先「洗太平地」,揀定會見高層人員,審閲問題,免高層一問九不知,引起尷尬,一埸「大龍鳳」就此上演。英式行政管理術,戲劇式的接地氣,做成官場的更迂腐。

前新聞統籌專員馮偉光先生亦曾撰文指出,一眾問責官員及政務主任落區聽民意的另一問題。地方本地話訴求,官員們英式思考,化不成英語,寫不進政策文件,便上不到政策委員會,問題亦進不入行政會議,特首會同行政會議又怎知民間疾苦?特首及一眾政府高官不落區,聽不到,看不見,連政務主任落區都只是「做騷」,原來暗裏還都是英語式官治。一幕一幕的落區鬧劇,全部只是空談,怪不得香港的房屋、醫療等各種基層問題,就算鬧得沸騰騰,也未能上達天庭。可能點起一柱清香,以本地語言在內心向天禱告,憑借輕煙裊裊,還可能得到「天聽」。有一點可以肯定,當今之時,説普通語一定比説英語有效。

特首當了幾年,在廟堂之上運籌帷幄,可能是遠看江湖看得太遠,所以用遠水來救近火,等燒得七七八八,就能以小治大。即所謂無為而治,治大問題若烹小鮮一樣。政治不能空談,官員走入民間,是要「實事求是」,為老百姓解決民生問題。政治不能空談,正如毛主席所言,是要「實事求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先生來了香港兩年,兩次落區,將香港基層市民的生活問題,弄得透透徹徹地向中央反映。中央領導人清清楚楚的說出香港問題,期待特區政府一一解決,讓對特區政府死了心的基層市民,重新燃點起希望。希望仿效駱主任落區探訪的香港特區官員,不只是做好一場戲,落區做戲的文化要改了,要像國家官員一樣,「實事求是」地為人民服務。

文 : 陳祖光

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顧問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