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生意的背後 文:朱家健

筆者周末午膳時間到了附近的一個私營屋苑商場,其中一間專門售賣家品的連鎖加盟店,竟然「拉閘」未有營業,原來是唯一一名上班員工的一小時午膳時間;此外,筆者早前到了九龍塘區內商場一間餐館排隊等候用膳,雖然餐廳擺放著空著的餐桌,但餐廳卻沒有足夠的人手去清理餐桌,而個別員工均是「臨時拉夫」的散工,原來,餐館外輪候排隊的背後,除了是讓人龍成為餐館的「生招牌」,讓生客以為餐館「食物好、口碑好」,也是因為樓面服務員和廚工人手不足所致,未能安排招呼客人;連鎖超級市場在收銀員輪休或放飯時間而沒有替補人手下,店舖經理也要「落場」客串收銀工作;某連鎖漢堡包快餐店更是長期人手不足,店員甚至因廚房手忙腳亂,而暫停提供點餐服務。

這究竟是不做生意?還是做不了生意?日前,筆者也跟一位從事餐飲業的經營者了解,原來,香港各區的食肆餐飲從業員長期出現大量空缺,工時長又辛苦,容易勞損,更要受氣,很多年輕人也抗拒入行;一旦有員工請假,又未能聘請替工,或安排其他員工調假調更,為了維持餐館如常經營,經營者本人或其家人唯有臨時替補收銀、樓面、洗碗、送外賣等不同崗位。另外,縱然香港將推出多項新基建,建造業也缺乏新血入行。

做不了生意,原來是與勞工短缺攸關,尤其是具經驗的熟手技工或客戶助理。現時,香港主流以勞動力為主的行業,普遍為餐飲業和零售業,這類工種的崗位替代性較高,含金量不高,職業前景也只一般,要留住對產品和行業熟悉、具有禮賓或酒店服務經驗的餐飲從員員或奢侈品銷售員,成本也較高,個別行業青春不接,不但窒礙產業發展,而經營者的投資也因未能盡用已投放的資源而得不到應有回報。

業界可以做的,包括轉型,例如在條件許可下,開設沒有店員的自助付款商店;引進高科技,例如個別商場或地鐵站已引入機械人代替客戶服務站、顧客以連接到終端機的平板電腦或透過掃瞄二維碼在自己的智能電話點餐、以機器洗碟等;減少以人手的產品或服務,例如餅店會減少售賣偏重手藝的蛋糕、餐廳改以即用即棄餐具,減少聘用清潔工;外判服務例如外判清洗碗碟的工序予承辦商;增聘兼職員工;聘用重新回歸職場的婦女,以釋放婦女的勞動力;容許員工彈性上班、下班時間和彈性工作;延長退休年齡,並增聘已退休長者從事非體力化崗位繼續貢獻經驗和智慧;當然,在不影響本地從業員的飯碗、福利、晉升機會和薪酬下,從內地或境外輸入勞工,的確也是可考慮的方案。

隨著疫情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營商模式,加上全球化和去全球化,挑戰包括來自競爭對手和嶄新的經營模式,做生意須靈活變通,要守業更不能只吃老本。

文:朱家健

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