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理想” 文:孫少超(內地學者)

人們一直好奇以蔚小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究竟誰最先上岸,現在答案終於揭曉。5 月 10 日,理想汽車宣布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 187.9 億元,淨利潤達到14.1億元

,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率先突圍的車企。

在理想汽車實現盈利的同時,另外兩家新勢力的代表蔚來和小鵬還在虧損的泥潭中掙扎。增程式汽車起家的理想一度並不被看好,而今卻能一路逆襲,理想汽車及其帶頭人李想究竟做對了什麼呢?

首先是精准的產品定位。理想汽車對標30萬到50萬之間的豪華車系,包括奔馳GLCi

、奧迪Q5L

、寶馬X3

等,同時打出差異化的品牌戰略。作為一款能加油的電動車,沒有裡程焦慮,卻有著mpv的空間表現和高度的智能化,這使得理想硬生生的從30多萬合資車市場剜到了一大塊蛋糕。

其次是貼近用戶需求的技術研發。相對於蔚來領頭人李斌的北大光環,只有高中學歷的李想更加接地氣,因為他更知道消費者需要什麼。當別人嘲笑增程式電動車技術落後的時候,理想卻把這一成熟技術運用到極致,而反觀蔚來的換電模式

更像是一個投資無底洞。理想幾乎把所有的營銷資源集中在喊響“沒有裡程焦慮”這個概念上,然後專注於把產品打造成“奶爸車”的印像。

另外,理想有著嚴格的成本控制。前段時間,理想汽車因為不願意在知名汽車博主上打廣告而被吐槽,而這恰恰反應出李想的成本控制理念。據說,幾萬元的支出都需要李想親自批准。正式如此嚴格的成本控制,使得理想的管理、營銷費用僅占同行的三分之一。

因為有了以上優勢,理想汽車在造成新勢力中脫穎而出,叫板勞斯萊斯,與寶馬、奔馳試比高,李想能否實現他的“理想”,值得我們期待。

文:孫少超(內地學者)

長沙理工大學管理學碩士、財經自媒體獨立撰稿人、東方經濟風向標博主、專業財務投資顧問。在企業家雜誌、河南工人日報、中國大唐報、鳳凰網等媒體平台發表過多篇文章。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