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過往的歷史經驗,普遍相信美國政府於6月份始終會通過「調高債務上限」的動議。一般人認為就算美國兩黨爭拗,又怎會否決這個議案呢?
想深一層,如果兩黨始終會通過這個議案,大家還討論來幹嗎?值得花時間討價還價嗎?如果美國政府完全經受不起「無法調高債務上限」的考驗,否決這方案對所有美國人都有害的話,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另一個層面來說,當年英國脫歐亦對英國及歐洲皆沒有好處,但英國民眾卻偏偏選擇脫歐。但凡要「拿上桌子上談判」的事宜,便有可能觸礁,我們亦不能太過理所當然的認為美國兩黨一定會通過這議案。
事實擺在眼前,美國陸續有銀行倒閉,海外存戶的存款、股東及債權人的投資都「歸零」,然後「壞銀行」的資產卻被另一間「好銀行」以「至抵價」接管,這已經是「賴債」的一種方式了;誰說美國政府不會「賴債」?
由此可見,「全球最大債仔」根本不介意「信用破產」。「賴債不還」未必會影響「大債仔」,但肯定會嚴重打擊「債主」。「全球最大債仔」亦是「全球最大買家」之一,亦是「世界第一軍事強國」。對於美國來說,「賴債」肯定是其中一個選項。我們不妨作一些評估及簡單的沙盤演練:
1. 若兩黨無法通過「調高債務上限」的動議,其實美債亦不會立刻違約。只是美國政府沒有「新債」應付開銷。美國政府部門或許需要選擇性地「停擺」,暫停部份政府服務及停薪。甚至乎,美國政府可能需要削減某些功能或職位,以裁員來減省開支。這或許會對美國就業市場及經濟造成打擊,亦會製造社會不穩定。但對美國政府及大財團來說,這絕非不能接受之事。
2. 美國政府的「債務上限」無法提高,原理上不會直接導至美國政府違約。只是美國政府連年赤字,要靠發行新債付息,若兩黨否決法案的消息一公布,將會對環球金融市場造成嚴重的震蘯,或直接引發超大規模的金融海嘯。
3. 在這情況下,美國國債有可能被拋售,但某些機構投資者為了避險及賺錢仍會購買美債。當環球金融海嘯爆發,除了「實物」之外,所有金融產品皆有風險。即使是「實貨」,但只要存放在金融機構內,仍有可能「歸零」。或許黃金及bitcoin之類會爆升,但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即將違約」的美國國債,仍有可能依舊被視為「避險工具」。當然,在技術層面來說,一般投資者就算仍對美債有興趣 (或被迫有興趣),理應拋售「短債」而吸納「長債」,避免短時間內出現違約風險。以常理推斷,「長債」的到期日尚有好幾年,吸納「長債」最多就是拿不到利息,但持有「短債」則要面對「即將到期」之風險。
4. 如此一來,美聯儲面對的將會是「孳息率倒掛」,即「短債」孳息比「長債」高。這是典型經濟衰退之現象,只是美國政府因無法提高債務上限而出現違約,則情況比08年時惡劣得多,但其本質並沒有分別。美聯儲怎樣面對這「孳息率倒掛」的現象,當然是實施operation twist,即以印錢的方式大規模購入價格早已跌至低殘的「短債」,並同步拋售「長債」。
5. 美聯儲以「印錢」的方式吸納即將到期的「短債」,所謂「火中取粟」,面對違約的風險但卻有可能大賺特賺。只要兩黨無法達成「提高債務上限」的共識,「短債」價格便會大幅下挫。美聯儲以低價吸納「短債」,即使美國政府於到期日無力償還,雙方仍可以開始談判。舉例說,如美聯儲僅以30%面值的價錢購買美債,仍有可能在到期日後向美國政府拿回那30%,甚至乎有法理基礎取回餘下的70%。
6. 這情況有點像「大股東供股」。美債價格大跌,等同某莊家股「插水」,以常理計,散戶應該「雞飛狗走」才對。但既然美聯儲作為「大股東」都決定「供股」了,其他膽子比較大的散戶則有可能會跟隨。所謂「有危必有機」,購入即將違約的美國政府「短債」,有可能跟着大股東「撘順風車」,隨時「翻幾翻」。
7. 美國政府怎樣在無法「提高債務上限」的情況下,避免美國債務不會違約,或出現可控的違約規模呢?除了「以債養債」之外,美國政府尚可以大規模的把國家之資源、能源、資產、土地房產、經營權及專利等等賣給私營機構。美國政府坐擁無數資產,總會有其他方法解決財務危機。中長遠來說,美國政府尚可以大刀濶斧的削減開支並達至收支平衡,逐步重建投資者對美債的信心。
8. 當然,違約及「賴債」會影響美國的信譽。反過來說,就只有美國這「大債仔」有能力及條件賴賬不還。兩黨否決「調高債務上限」的動議,會導至美國政府出現債務違約,並嚴重打擊美國本土經濟。但同時間,美國經濟衰退及金融市場動蘯亦會影響全世界。只要最終其他主要經濟體系及國家的情況更糟糕,美國「賴債」還有可能有好處。
總的來說,美國政府並非一定會通過「調高債務上限」的動議。但凡要投票表決的事宜,依然有其風險。此外,凡事有利必有弊,即使美國政府違約或會損害大部份美國人的利益,但依然會有人可以渾水摸魚。對美國來說,「賴債」絕對是一個可以探討的選項。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