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
6月2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愛國主義教育覆蓋所有公民,5章共38條的草案對不同群體及機構都有相關規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大業,團結中華民族,全面推行愛國主義教育非常重要。
草案對港澳台有明確規定,提出「國家採取措施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和國情教育,增強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社會各界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應該以此明確方向為基礎,推動相關教育。
設統籌員協調校內外資源
教育局投入不少資源組織學生到內地交流學習,希望令新一代更了解國家,對中華文化產生更深厚認同感。筆者認為要令學校有效並持續地推動國情和歷史文化教育,關鍵在於設員統籌負責相關工作。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與不同學習活動揉合一起,將涉及跨科教學,專人統籌才可確保成效。
其實當局就STEAM跨科教學,已經嘗試與數碼港合作,推出「學校STEAM統籌人員創新科技專業培訓課程」,培養學校老師成為統籌人員,增加推動STEAM教學的成效。筆者認為推動愛國主義教育也可參照上述方案,每間學校委派老師接受培訓,學習協調校內外資源,統籌相關教學,增加效益。
中華文化薰陶:國粹與藝術
要令學生對中華文化產生認同感,各界必須從年輕一代的角度和愛好出發,以不同新鮮有趣的模式向其呈現我國文化菁華。香港各界近年大力發展藝術和文化產業,其中不乏推動社會大眾認識中國文化的項目。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各種國粹和傳統藝術動人心魄,每一代人都能共鳴同賞。
透過藝術作品或表演了解國家歷史和文化,既能提高學生的美學修養,又能滋養其好愛中國文化之情,一舉兩得。教育工作者了解學生喜好和學習習慣,應帶領各界為學生設計不同體驗國粹和中華藝術的新穎模式,令其對我國文化菁華產生興趣,激發學習動機,更主動認識國情,關愛國家和民族。
扶正重要概念,維護民族團結
筆者經常發現不少市民甚至教育工作者都會錯誤稱呼「內地」為「國內」;身在香港,到區內其他城市卻說成「去大灣區」。糾正這些用詞遣字絕非咬文嚼字,而是扶正根本概念。文字是文化載體之一,若不糾正錯誤,潛而默化,影響深遠。
香港為國家的一個城市,論及內地,何來「國內」?既然香港屬於大灣區「9+2」的一份子,何來「去大灣區」之說?筆者認為教育工作者必須以身作則,注意用詞,才能灌輸學生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正確觀念。愛國主義教育與國家民族興旺息息相關,事關重大,不可以馬虎了事,必須以嚴謹的態度,配以靈活的方法持續推行。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必須用心規劃,砥礪前行。
文:鄧家豪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暨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