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擔心港元崩潰,應該怎樣做? 文 : 寒柏

中央表明「港版國安法」勢在必行之後,不少港人擔心經濟將受到嚴峻的打擊,甚至乎認為港元或會崩潰,紛紛查詢走資的方法。

有趣的是,「港版國安法」的消息發布的第一天,港股確實出現了明顯的跌幅,但其後已反彈;港元更是越走越強,逼使金管局出手,港元將崩潰的謠言不攻自破。兩周之後,港人對如何走資之事又不了了之。

筆者認為,在這件事情上,足見不少港人雖有小聰明,但對重要的事情仍是人云亦云,全無大局觀。筆者對相關題目的觀點總結如下:

1. 「港版國安法」與財經商貿無關,條文本身絕不會對香港的自由金融體系及港元造成衝擊。問題在於中美角力之下,美方會否藉故向中方攻擊,並制裁香港呢?這才是重點所在。把問題歸究於中方決定立法,大方向上已嚴重出錯了。

2. 港人從來不理會大方向,或許認為以上的論點是廢話。但大家仍可以想深一層,如果你擔心港元崩潰而走資,但把錢調至美國,作為一個中國人和香港人,仍有可能會成為美國政府的打擊對象。即使你不過是一個中產或小資富戶,只要有一批人和你有相類似的動作,形成一股力量,始終會引起人家的注意。重點是,留難港人的不是中國,美國才是可能制裁香港的一方,如果大方向上搞不清,走資豈非變成「自投羅網」?

3. 某些人擔心港元崩潰,打算把銀行裡的錢兌換成外幣,這做法並非完全有效。如果港元崩潰或銀行體系出現問題,你縱然持有外幣,只要仍存放在香港銀行體系裡,仍不見得很安全。按相關法例,銀行在非常時期,可以做的事情很多,當中包括處置存戶的外幣。因此,如果對港元失信心,最直接的方法,還是把錢調走。不少港人持有外國居留權及護照,在外國早有銀行戶口;做生意的亦可在海外開設公司戶口,把錢調走理應不難。當然,如決定把錢匯走,又要想清楚應該調至那一個國家或地區了。

4. 但值得一提的是,開立銀行戶口的手續越來越繁複,非一時三刻能成事,如果港人對香港失信心,又未有海外銀行戶口,縱然現在港元走勢強勁,仍應該及早處理開戶事情。財務安排,絕不是一窩蜂或即興的玩意。

5. 另外,持外國護照的港人亦要想清楚,外國政府及銀行又是否對你的收入及財產有充分理解呢?例如,若在外國政府及銀行的紀錄裡,你只是一個沒有收入,也不用交稅的「窮光蛋」,但忽然有資金從香港調過來,也會衍生很多問題。政府和銀行會否「連線」呢?只能說,似乎很多時候不會,但要「連線」亦肯定非難事。而且,近年世界各地的銀行多了不少「反洗黑錢」的指引,對資金往來比從前敏感得多。這亦是港人需要考慮清楚的。

6. 以一般人來說,主要的資產還是房地產。只要香港的金融地位沒有即時的大改變,縱使港元貶值,只要還未算是崩潰,則本港房地產反而會上升。以這個角度看,其實港人的資產配置,早已自然地做好了一定程度上的對沖。如果港人的主要資產還是房地產,只持有少量的現金,又未有打算移民,根本什麼也不用做;可以做的事情也不多。

7. 從來,購入資產都是對抗貨幣貶值的「不二法門」。如果對香港的資產也沒有信心,則未必適合多置房產,或可以考慮買進股票。股票亦是對沖貨幣貶值風險的投資工具之一。上世紀70年代,美元與黃金「脫鈎」後,美股反而出現大漲。2008年金融海嘯後,量化寬鬆亦使美股有數倍的增長。中美衝突之下,未知鹿死誰手,或可考慮買進中國和美國的指數基金。

8. 如果考慮買進股票,則不妨購入幾間中國及美國的科技龍頭。以過去十多年的情況來說,永遠是「強者越強」,龍頭企業盡贏。每一個時期,都有值得投資的板塊,但周期長短不一,科技龍頭卻能在大部分時候抓緊了不同行業的商機,在每一個時空都有利可圖。以科技股來說,我們無法確定「雲計算」、「互聯網金融」、「流動支付」、「線上辦公堂」、「手遊」或「線上醫療服務」等不同類別的業務能走多遠,所以還不如購買科技龍頭企業。只要其中一門跑出,龍頭企業總會有投資,亦肯定會受惠。當然,購買股票涉及對不同行業及不同公司的理解,保守一點,還是購買指數基金最穩妥。

最後,上述的觀點只是集中討論「怎樣做」,但到底又「應否做」呢?歐美國家的疫情遠比中國嚴重,此刻還急不及待的重啟經濟,恐怕情況會越來越不受控制。近日,美國本土還爆發持續多日的暴動。港人在投資及企圖對沖風險之際,是否真的應該購買美股呢?又應否真的把錢調離香港呢?

: 寒柏

從事金融業,自由撰稿,醉心武俠小說創作;近期發表《汴京遊俠傳》、《獵頭交易》、《清明上河記》和《天人》等小說。著作還包括《金庸雅集:武學篇》和《金庸雅集:愛情、影視篇》等等。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