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會理事會換屆選舉投票星期二舉行,候選人羅彰南(Jonathan Ross)剛被傳媒爆出涉嫌利用律師會理事身分,在訪問內地時向最高人民法院官員尋求「特事特辦」。但是一事未平一事又起,21日繼續搶占新聞版位,自爆遭人恐嚇,考慮到自己與家人的安全,考慮退選(my intention to withdraw)。
看到這條新聞推送有沒有曾相似的感覺?2017年的「林子健事件」幾乎是一樣的劇情,當年8月份泛民主派梁國雄、羅冠聰、劉小麗和姚松炎被褫奪議席,連同較早前的梁頌恆與游蕙禎,全社會期望9月份可望進行6個議席的補選,民主黨就在此時,在8月11日高調舉行記者會,李柱銘、林卓廷、李卓人等黨內外大佬挺身支持,而男主角是知名度較低,在黨內名不見經傳的林子健。事件成功聚合起泛民陣營的團結與士氣,如若9月選舉便將十分有利!
巧合的是,羅彰南最近這一幕的「上檔」日期,恰巧是律師會換屆選舉的最後階段。公民黨主席、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梁家傑馬上透過傳媒回應羅彰南事件,表示根據羅彰南的聲明,他退選是由於有人向他及其家人施壓,形容情況匪夷所思,「呢個香港太陌生。」是否是以退為進的「悲情牌」催票策略,恐怕只有編劇心中才最清楚。
為什麼筆者傾向相信這是一場催票策略,那是因為若檢閱整件事的細節,充滿劇情感。
首先,在律師會的選舉制度下,根本沒所謂「退選」,一旦確認資格成為候選人便無法退出,如果不願意繼續服務律師會可以在當選後請辭。作為候選人之一的羅彰南自然也會知道這些選舉規定,因此這一「考慮請辭」的表態其實並不影響他的候選資格,相反引來媒體聚焦,放大了悲情效應,有催票作用,如羅彰南最後成為「票王」,不應該覺得意外。
其次,羅彰南聲言收到「太空卡」的神秘恐嚇電話,但並未第一時間報警,相反是單方面通知媒體公告天下,然後透過退選聲明向媒體稱,指無法理解為何「開明派」候選團隊會引起恐懼,又表示律師會選舉落得如此下場,「對香港來說是可恥和可悲的一天(Shameful and sad day)」,但最重要的信息是呼籲所有律師要「頂住壓力去投票」。由此可見,公開事件不是為了保護自身與家人的安全,更重要的是鼓動更多律師出來投票支持他。
相反,最關心羅彰南與家人安全的卻是現任理事會的同僚。會長彭韻僖在獲悉消息後,及時與理事會代表主動聯繫警方備案,表達對事件的關注,並希望警方確保所有候選人可安全完成選舉,不受其他因素影響。
這讓人不由得想起2017年的林子健,他高調對公眾說遭到不明身分的神秘人恐嚇,並被人在大腿上釘了釘書釘,但他並未第一時間向警方求助,而是先去快餐店吃兩個魚柳包,再回家洗澡,最後在眾星拱衞下開記者會開始表演。事件一度將公眾情緒轉向香港政府與香港警方,為可能出現的選舉凝聚選情,但隨着警方的深入調查,發現當中的一連串謊言,最終林子健身陷囹圄。
如果羅彰南果真受到恐嚇,那應該第一時間主動聯繫警方,通知律師會同仁一起對抗針對選舉的恐嚇。但我們看到,單方面發布消息後既不第一時間聯繫警方求助,也不繼續向傳媒透露細節。在給傳媒的公開短信中表明「所有傳媒查詢要待選舉結果公布後才會回應!」可見,關鍵在於醞釀行業情緒來影響選舉結果。一切都完成後,才去向警方備案。
但如果這只是一場表演,未知男主角在通知記者之前有沒有先嘆兩個魚柳包,洗個澡冷靜一下。但如同潘朵拉的魔盒,消息發出後便會產生作用,不少業內律師都表示會因為事件重新審視投票意向,或者這就是表演的意義。
文:吳志隆
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