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香港醫療系統的全球第一是全民責任 文:姚潔凝

根據彭博健康護理效率指數 (Bloomberg Health-Care Efficiency Index),香港醫療系統的效率,多年來都位處世界第一位。

香港作為一位在醫療效率比賽中年年考第一的優材生,面對天災,在短時間內有太多病患,大家須要理性地去體諒,系統是需要時間去處理。筆者知道有香港的醫護人員已經要工作超過24小時無休息,在急症室和傳染病房工作的人員,甚至連換防護衣和飲水的時間都沒有。有些被借調到醫管局和衞生防護中心的前線紀律部隊人員和清潔工友,同樣要連續工作12小時才能下班。

香港的醫療系統和巿民,就好比小丑魚和海葵的共生關係。每位巿民是細小的小丑魚,海葵就是我們高效的醫療系統。當我們遇到傳染病的突襲和攻擊,絕不能夠把所有小丑魚一齊擠入大海葵中,因為這樣只會令海葵邊緣的小丑魚未能得到有效的保護。我們需要私家醫院、社區診所和每一個家庭一起努力連成戰線,才能讓整個社會發揮到珊瑚礁的作用,大大小小的海葵齊心聚集,我們每位巿民就能避得過今次疫情。

筆者在協助處理社區確診的個案中,發現有些個案的家庭或鄰里關係很強,親友們守望相助,利用社交媒體的便利成立抗疫通訊群組,互相交換疫情資訊。若有日用品的缺乏,鄰舍和親友間能互相幫忙,交流情報和交換物資,若遇上強制檢測,同住大廈的住戶通訊群組,能協助公職人員做好聯絡工作,這些寶貴的經驗,大家都可以借鏡。

再者,筆者發現到,已接種疫苗的家庭,比較沒有接種人士,明顯病徵緩和很多,而且康復較快,大約兩星期就能完成居家或社區設施隔離。有些個案更是有一位家人感染,只要讓染病者在一個房間自我隔離,全家戴口罩,使用洗手間後做足消毒和清潔工作,同住的家人就不會感染到病毒,這些都是筆者在前線社區服務的觀察和經驗所得。

每個人只要盡自己所能,以同理心關懷身邊的人和左鄰右理,我們一定可以打嬴這場疫戰的。

文:姚潔凝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碩士研究畢業生、測量師、民主思路社區幹事、香港大學房地產碩士兼測量師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