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裁YouTube 勇氣可嘉卻害了香港 文:吳桐山

Google旗下子公司YouTube日前以美國的制裁為由,在上周三封禁了香港唯一的特首候選人李家超的競選賬戶,並稱該公司是根據適用的美國制裁法行事。此舉引起香港一些人士不滿,形容是美國政府的打壓,呼籲港人應該減少對美國社交平台的依賴,多使用內地的科技及社交平台。而這樣變相的「反制裁」真的可取嗎?

李家超為了競選香港特首,在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開設了帳號。他的競選團隊在YouTube帳號中原本上載了他宣佈參選時的演講、和一些他與香港市民交流的片段,但至今專頁上變成顯示因為帳戶違反了谷歌的使用條款,因此已被終止。

誠然,作為香港唯一的特首候選人被YouTube這般「莫須有」對待,作為港人憤慨再正常不過。但有聲音卻藉此說美國的社交平台不可靠,害怕未來市民生活發生這樣被「制裁」的情況發生,因為現在港人常用的社交平台,大部分來自美國企業,除了Google,YouTube之外,還有WhatsApp等,所以鼓勵大家減少對美國平台依賴,改用內地的社交平台,這樣既能防患於未然,又能「反制裁」Google 。

大家愛國愛港沒錯,但是我們不能不講道理。

首先香港根本沒有條件「制裁」Google。如果香港製裁Google,要它用香港的法律,那它離開香港市場是必然的。Google在全世界服務幾十億人,肯定不會為了香港這麼小的市場而違反美國的法律。說白了兩者之間根本就不是一個體量級的。就像你港元主動跟美元掛鈎,但美國不會因為你不掛鈎就去改變美元本身。人家是航空母艦、你是舢舨。中國去制裁Google是有意義的、歐盟去制裁也是有意義的,因為中國體量大,但Google早就撤出內地的,也沒什麼可被中國制裁的了。但Google還是想重回內地市場,並為之作出一些改變也是可以的。但香港?說實話香港只能跟Google的遊戲規則,為了這麼小的市場去改變規則,這生意沒人做。

其次,所謂的改用內地的社交平台。實際香港除了能用國外的Google、WhatsApp等,也能用內地的社交軟件,如內地的微信、微博、抖音等相信大部分港人都用過,這也是香港「一國兩制」的特色。除了貨幣制度、司法制度以外,其中還有一點就是信息制度。在香港除了獲得內地不同的信息之外,還能獲得國外不同的信息,這是香港的競爭優勢之一。也正是因為這些「特色」,很多外國企業會選擇留在香港的原因。如果現在因為反制裁這些外國社交軟件,他們必然離開,那事實上香港的信息面就完全「一國一制」了,這豈不是自廢武功?

再者,就算真的大家都用了內地的社交平台。但有人想過一個問題嗎?內地的信息平台都有嚴格的審查制度,到時候李家超想表達的很多觀點,在內地的審核平台也可能過不了審。最終這不是自己拆了「一國兩制」的台嗎?

也有愛國者提出,這件事警示香港要研發自己的社交媒體APP。我只能說,目標遠大很好,但社交的東西,要人家跟你一起用才有意義。互聯網從來都是“大就是美”,YouTube、WhatsApp多人用,是背靠美國;同樣的,微信多人用,也是背靠中國。香港自己搞一個,除了香港人自己愛港用,誰用?內地14億人會為了跟香港人聯絡而用嗎?全球70億人會用嗎?到最後這個APP自己跟自己社交,只會自己也懶得用。

文:吳桐山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