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實施首階段通關的首日,港人驚覺北上的港人比南下的內地人多出幾倍。有新界北區的藥房老闆更指出連「人影」也沒有。
隨即有評論員解釋,原來內地人來港也需要辦證,相關手續暫時也比從前略為繁複,各地有也「配額」,亦是採取陸續放寬及增加的方式,再加上不少內地人根本沒有留意香港的消息,對兩地通關根本不知詳情。未幾,媒體報道內地幾個地區的辦證「配額」已爆滿,預期春節前後會有大批內地旅客湧入,將迎來「小陽春」 (甚至乎有人說是「大陽春」),港人才放下心頭大石。
此外,日韓政府對內地旅客實施一些檢疫政策而惹得內地不滿,導至內地政府暫停日韓的簽證,港媒為內地政府吶喊助威,愛國港商則一邊助攻,一邊暗喜。到底是何緣故?內地停辦出國到日韓的相關簽證,內地人豈非都會先來港澳?港商又怎會不竊喜?
這件軼事可見港人對內地自由行的熱切期待,已到達瘋狂的地步,各行各業都希望可以靠自由行帶動的經濟增長而「一鋪翻生」,大家都「猴急」起來。
內地開放自由行已有20年之久。記得03年時,港人對自由行的期待與現在並不相同。由03年中起,明明街道上熙來攘往,失業率極低,物業及股市成交暢旺,但當時絕大部分人不認為可歸功於自由行。某著名跨國銀行的首席經濟師更認為,自由行相關的消費金額佔香港整體經濟百分比還不到百分之一,其影響有限。普遍人相信自由行對個別行業有幫助,但還不至於可以影響整個香港經濟。當時,除了港府、建制派及親建制人士會唱好自由行之外,絕大部分港人根本不會這樣想。
記得,筆者把工作期間所經歷的事情跟朋友分享,力證自由行的威力。絕大部分朋友都對筆者的說法嗤之以鼻。
朋友們引用經濟師的分析,只看自由行消費佔總體香港消費百分之一的金額而忽略經濟一環扣一環的微妙關係。當年的自由行如一條「新水源」般,重新為香港經濟體系注入動力,把原來的一潭「死水」激活。就是因為零售商轉虧為盈,店舖業主才可以加租,物業價格才可以止跌回升;經濟有活力,才可以刺激本地投資、相關服務業及消費,且令資產價格爆升,並形成經濟循環。
總括而言,由03年至06年期間,「自由行對香港有好處,但效益有限」是香港主流觀點,直到07年間大旺至一個「連傻人也看得懂」的情況下,港人才如夢初醒。
其後,資產泡沫暴漲,香港政府及商界規劃能力太差,自由行太多及過度集中於舊市區亦造成了一些社會問題,被泛民媒體利用而使港人不滿,則是後話。無論如何,這20年間,雖然促使香港經濟增長的原因有很多,但自由行肯定是其中之一,只是當年港人不這麼認為,大概是因為輕視了自由行的消費力,也看不通經濟一環扣一環的微妙互動情況。
在20年前,絕大部分港人初見自由行而不懂其「威力」。如今,港人卻還未看到人流,只聽到自由行將重臨的消息便興奮起來,是由一個極端至另一個極端。
兩地通關後人流互動,對經濟總會有好處,但我們也要想清楚,過去20年來的經濟基礎及因素已產生變化。疫後的世界已與之前不大相同:
▪︎ 環球經濟不景氣下,去年第4季起亞洲區出口受挫,再碰上加息周期下,熱錢從亞洲區流出而影響投資。內地調整防疫政策而門戶大開,都是希望有人才及資金流入而不是流出。03年起至疫情前,是「北水」湧入香港。如今則全世界皆「缺水」及急於「撲水」,情況並不一樣。
▪︎ 內地經濟不景氣,再加上「房住不炒」的政策下,「房地產金融」的經濟模式被整頓,內需及經濟亦受衝擊。過去「土豪式」消費及投資不再。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下去,消費及投資皆趨向謹慎及理性。
▪︎ 內地人來港消費有兩大原因。其一、內地消費回有「進口稅」、「銷售稅」及「增值稅」。因此內地人來港購買國際品牌比內地更優惠。其二、香港是自由港,產品比內地更齊全。內地人亦情感上對香港販買的產品較有信心。但這兩大原因已逐漸消失。內地的相關稅收正不斷削減,兩地差價大幅收窄。某些地方為了促進消費更成立免稅區。無論內地或海外皆存有激烈的競爭,香港不再是「獨市生意」。
▪︎ 自03年起,先有自由行消費帶動經濟復甦,才再有資產價格上升,且不斷有「北水」及「人流」湧入香港而造就出繁榮氣象,是一個明顯不過、一步一步達成的經濟循環。疫後的世界裡,則是還未有「北水」及「人流」到來,港人才剛聽到通關消息後便即抗奮起來;有人還匆忙入市「追價」買樓。簡單來說,樓市的「小陽春」之動力,主要還是來自本地消費者市場,是港人因03年的經驗而直觀地樂觀起來之結果,而非忽然有大批內地「新資金」湧來香港「掃貨」所致。
▪︎ 想深一層,就算有內地投資者來港,他們可以來買樓,亦可以來賣樓。投資物業之外,亦可以投資存款、外幣及股票。在美元加息壓力下,「定期存款」的利率比投資物業的租金回報更高。就算他們有意置業,亦不急於一時。此外,環球經濟動蘯,房地產屬長線投資,炒賣又需要付重稅,投資物業實非首選。
總的來說,現時的經濟基調與20年前已完全不同。當年,港商經濟找內地人做「冤大頭」,以高價出售藥品、首飾、奶粉、豪宅及工商大廈等等。特別是一整幢的工商大廈被炒至天價後怎辦?大家不約而同的都會說:「找內地買家!」內地什麼人會買?多半是內房商。敢問現在內房商是什麼情況了?
兩地通關後,自由行將肯定會「旺丁」,但如從前般「旺才」則還未確定,亦不可能一下子便「大旺」起來。這3年以來,內地人多沒有外遊,如今首次來港消費,亦應該會「豪洗」一番,但「派對」過後,中長遠來說以自由行帶動的經濟循環及資產泡沫遊戲仍會否繼續呢?這遊戲如果繼續下去,是否香港之福呢?在環球經濟低迷下,港商期盼內地人會來做「冤大頭」並以高價「接貨」,這構想又是否值得我們支持呢?這些事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最後,很多香港媒體在報道通關的新聞時都只焦聚討論本港經濟,還有多少人會過問人流互通後,病毒再洗牌及變種的風險是什麼一回事?仍有多少人會擔心兩地的老人家及基礎病患者的死活?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