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走落神壇? 文:鄧家豪

「傳奇」誕生

即使不是教育界的朋友,都很有可能聽過「芬蘭教育」。即使今天,依然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長仰望芬蘭教育的光環,視之為優質教育的典範。芬蘭教育擁有「考試壓力少」、「學生勇於發問」和「教育平等」這些金光燦燦的標籤,在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每三年舉辦一次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中連續三屆(2000年,2003年,2006年)成績攀升,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都表現出色。

世界各地不少教育工作者因而研究芬蘭的教育模式,渴望複製它的神奇之處。憑藉此名氣,芬蘭教育走向「出口」,在海外開枝散葉,不少學校依樣畫葫蘆,家長也把「芬蘭教育」奉為名牌,讚譽有加。

光環褪色

芬蘭教育走入大眾目光,源自於它在首三屆PISA即表現超卓。「成也蕭何,敗也蕭何」,PISA也是芬蘭教育神話的終結者。2006年的高峰過後,芬蘭於PISA的成績每況越下,2012年開始每屆的成績甚至比2000年都要低。

芬蘭教育平地一聲雷,是因為它作為標榜自主學習和考試壓力少的教育體系,依然可以在PISA名列前茅。所以,當它的PISA排名下跌,其「神奇」地位自然受到挑戰。部分學者開始質疑芬蘭教育名過其實,重新審視其教育制度,然而其流轉公眾的大名依然響亮。

芬蘭教育的「神奇」之處

芬蘭教育其中一樣為社會大眾趨之若鶩的是「主題式教學」(Phenomenon Based Learning),教師設計課程及教學時有極大自由,期望學生透過「主題」跨科學習,產生更大學習興趣,也能活用知識。學生上課時思考各種緊貼時弊的社會問題,並以此展開學習,部份人為此大聲喝采,卻忽略其學習效能參差的問題。

主題式教學(Phenomenon Based Learning)其實不是芬蘭教育系統一直擁有的元素,也非其在PISA屢獲佳績時的教學內容,而是該國於2016年推行的教育改革。顯然,社會大眾是先對芬蘭教育推崇備至,「主題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才在芬蘭全國通行。

虛心學習 不卑不亢

1968年,芬蘭教育改革後,其教育局一直統一規範全國教學模式,並不如現在大眾所認識般「自由開放」。九十年代,芬蘭當局開始給予學校更大自由,令其教育體系成為「自由和少壓力」的華麗教育品牌。另一方面,使芬蘭教育一戰成名的PISA,主要測評不同地區的15歲學生,令人不得不思索:「究竟分別在2000年、2003年及2006年考得好成績的芬蘭學生主要受怎樣的教育模式影響?」

「百年樹人」,教育成果往往要經年累月才可得見,也並不存在放諸四海皆準的萬能方程式。昨日灼見成效的教育制度,難保在今日和明天都恆之有效。唯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努力不懈,實事求是,方能為學生建立適合的學習系統。當發現成效優異的教育模式,各界應持守不卑不亢的心,研究其成功之處,進而取長補短,方為學生之福。

文:鄧家豪

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