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與建制和解 泛民不是滋味

(中通社)
(中通社)

有關長者綜援申領年齡引發的風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推出為60-64歲健全申領綜援人士的「就業支援補助金」作為補償方案。建制派議員口頭上雖仍要求擱置上調長者綜援合資格年齡至65歲,但實際上已經接受了林鄭的補救方案,反對派議員則表明不接受,但已失去炒作的支持點。

這一風波由1月10日林鄭在立法會的答問大會上,回應新民黨議員容海恩的提問而起。當時她以「你哋批嘅」,以及「好驚訝」,回應有關長者綜援年齡上調至65歲的提問,令建制派大感尷尬。被認為是將建制派「擺上枱」、「屈建制派議員」,不少人抱怨政府一方面要求建制派支持政府施政,支持通過《財政預算案》,但另一方面又不給建制派面子,將財政預算案中的問題,都推到建制派頭上,這是「過橋抽板」,不講道義,引起建制派強烈反應。

結果,立法會16日及17日的立法會會議上,就有關長者綜援的動議辯論,建制派罕有地與反對派合作,最終以大比數通過要求檢討綜援政策的無約束力議案,當中包括要求擱置上調長者綜援合資格年齡至65歲。建制派透過這一議案,向林鄭表達了不滿。

在立法會通過此項無約束力的議案後,林鄭月娥約見了一批立法會議員,全部都是建制派的,其中包括李慧琼、麥美娟、梁美芬、葉劉淑儀等議員「摸底」。會晤之後,已有議員放出風聲,指林鄭將會推出折衷方案,以擺平件事。

從林鄭在處理這件事的舉動來看,釋放出的信息是,她將整件事看作與建制派議員之間出現言語小風波來處理,並不是長者綜援政策本身出錯。因而,她一方面自認「比較直言」,她說:「如果這種說法令到有立法會議員感到不滿,我只能夠記住,以後我的說話會更加有技巧一些,讓他們不會覺得好像『擺了他們上枱』」,另一方面仍堅持長者綜援政策「有理有據」,只是落實執行「大有改善空間」。

林鄭對事件的處理,主要是撫平建制派議員的「心理創傷」,替需要面對地區直選的建制派政黨和議員們,找回一個下台階,讓他們可以向地區選民說明,已盡努力,為受影響的市民爭取到最大的利益(相關人士所得福利基本相等),以替建制派挽回可能遭受的損失。

對於這一結果,建制派的政黨和議員們是樂於接受的,因為透過這件事,他們可以向市民表明,只有建制派才有能力令特首及特區政府就一些民生政策作出妥協,只有建制派才能夠成為居民與政府間溝通的橋樑。

經此一事,林鄭與反對派之間的關係出現較大的變化,已消失許久的「梁振英2.0」的說法,重新又出現在反對派的口中。林鄭出任特首後一度做出多個向反對派政黨示好的動作,令社會上傳出政府欲與反對派「大和解」的說法。但林鄭的連番示好,並不能換來泛民的「和解」,反而令林鄭與建制派之間出現了隔膜,可以說是得不償失。另一方面,反對派也以此做文章,不斷挑撥兩者之間的關係。

這次長者綜援風波,林鄭的「直言」傷害了建制派,反對派以為有機可乘,本想打蛇隨棍上,趁機挑撥雙方關係,甚至公開拉攏建制派一同推翻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這是一石二鳥之計,一方面進一步破壞林鄭與建制派的關係,另一方面又可逼林鄭在長者綜援政策上作出妥協,打擊政府管治威信,進一步提升反對派的政治能量。

但反對派願望落空,不但不能夠逼使林鄭在長者綜援上認錯,反而促成了林鄭與建制之間的「和解」,自己一點好處也得不到,真可謂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泛民心裏的滋味,可想而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