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新引擎 《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深度對接大灣區城市

政府會於短期內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深度對接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規劃。
政府會於短期內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深度對接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規劃。

特首李家超今日(25日)宣讀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到會推進「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指「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全面發展後可提供約50萬個新增房屋單位和50萬個新職位。其規劃會以「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為主軸,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大節點。

政府會於短期內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深度對接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規劃。而「北部都會區」屆時將分為四大區域,由西至東分別為:

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 —— 位處洪水橋一帶,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對接,提供金融和專業服務,並藉着口岸優勢發展現代物流業;

創新科技地帶 —— 覆蓋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區港深創科園在內,與深圳科創園區產生協同效應,為創科發展的樞紐;

口岸商貿及產業區 —— 佔地最廣,享有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三個口岸的地利,帶動先進建造業、綠色產業、醫療、食品科技、現代物流業等產業發展,並可推展跨境商業服務和文娛消費,發揮強大的口岸商貿功能;

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 —— 包括紅花嶺、沙頭角、印洲塘等,人文和自然資源豐富,帶動康樂及旅遊發展。

李家超表示,「北部都會區」將以產業發展為導向,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包括在洪水橋及新界北新市鎮等地預留用地作專上院校發展,打造「北都大學教育城」;在古洞北、洪水橋等預留政府辦公大樓用地,容納維港都會區遷入的政府部門;在新田科技城及新界北等地興建標誌性的文化藝術設施等。他亦指會密切留意國際學校學位的供求情況,在「北部都會區」預留土地供國際學校發展,滿足非本地家庭的教育需要;落實興建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融合發展和保育。

李家超提到會利用市場力量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擴大「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至所有新發展區,優化執行安排,包括擴展換地安排至指定的產業用地和私營社區╱福利設施用地,以及促成已擁有發展用地內九成或以上私人土地的土地業權人作統一發展。政府同時已重新審視北區沙嶺興建公眾骨灰安置所的計劃,由於未來公眾骨灰龕位將有足夠供應,原定的兩公頃土地將改作創科及相關用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