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推動內地醫護來港交流 將引入8名資深醫生於公院有限度執業

醫管局大會昨舉行會議,主席范鴻齡會議結束後向傳媒表示,醫管局透過成立粵港澳大灣區諮詢委員會,與內地合作推動大灣區醫護人才專家來港交流,期望透過計劃建立醫療人才庫,於大會上已通過多項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合作措施,包括引入8名大灣區資深醫生來港,以有限度註冊方式在公立醫院服務,並計劃於未來兩年引入200名大灣區資深護士。

范鴻齡估計,香港一直未恢復通關,減低醫生來港意欲。
范鴻齡估計,香港一直未恢復通關,減低醫生來港意欲。

他續指,於醫管局大會聽取委員會的意見後,通過多項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合作措施,包括:引入8名大灣區資深醫生到港,以有限度註冊方式在公立醫院服務,當局目前正收集有關醫生的證書等文件,會向醫委會提出申請,故現階段不便公開身份;而中西醫療結合方面,當局會引進大灣區多位中醫專家學者,協助本地中醫人才培訓及科研工作,大幅度擴充中西醫結合,將服務擴展至痛症、中風和癌症紓緩以外領域,有關計劃已獲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批准,預計有3名中醫可於下月來港。

另外,當局未來兩年將引入200名大灣區資深護士,明年會有首批70名護士來港,預計在港逗留10個月至1年時間。當局亦邀請了5至6名專職醫療大灣區放射診斷技師來港訪問。

范鴻齡直言,本港醫護人手不足,醫管局醫生流失率至8.3%,護士流失率亦有10.1%,故交流計劃會以內地專家來港為主,短期內難以安排香港醫療人員到大灣區學習,望透過兩地合作計劃有助在大灣區建醫療人才庫,與本地醫護人員互相交流學習。他強調,經計劃引入的內地護士不會在香港註冊,只是互相交流,如在港服務時出現醫療事故,最終責任在當局。

另外,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透露更多細節指,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包括醫生、中醫、專科護理人員及放射性技師,專科護士需本科畢業、在內地專科有3年工作經驗,未來兩年會有300名大灣區護士來港,首批70人將分派到不同醫院和專科作10個月臨床實習,會先到老人科及急症科。

他又指,大灣區醫護在內地亦有自己工作,未必能長期留在香港服務,多數來港的內地醫護都是曾在疫情期間援港的人員,萬一未來再有疫情,援助更加容易,至於本港醫護要到大灣區交流,相信要等到疫情過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