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陽氣大盛 夏日炎炎養生護心

夏天令人容易心火盛,讓人心煩氣燥、失眠。
夏天令人容易心火盛,讓人心煩氣燥、失眠。
香港註冊中醫倪詠梅醫師、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碩士、福建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中西醫結合婦科)
香港註冊中醫倪詠梅醫師、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碩士、福建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中西醫結合婦科)

立夏已過,宣告炎炎夏日正式來臨。氣溫天天上升,中醫學有說「春夏養陽」,是一個好玩又好養生的季節。今期請來註冊中醫倪詠梅醫師跟大家說一說甚麽是「暑氣通於心」,了解自己的體質以及需要宜忌,享受這個陽光季節,同時輕鬆養身護心。

撰文:Charlotte

冬吃蘿蔔夏吃薑?

錯!

倪詠梅醫師說,這句話在中醫學上沒有根據,為何有這句順口溜流出?因為中醫學上有一個理念,就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天甚至炎炎夏日建議大家補陽氣,傳統中醫學有「三九天灸」的講法,就是在最熱的日子補陽氣。

「中醫理論是在炎炎夏日,天地陽氣充沛陽氣很盛之時,吃溫熱食物令身體陽氣更盛,補陽效果特別好,令人覺得就可以雙倍補陽氣。秋冬本身屬陰凍日子,再吃一些寒性食物,同樣可以加倍補陰之效。兩者看來(冬吃蘿蔔夏吃薑)都令功效相得益彰,但要視個人體質而定,這套理論未必適合任何人。」

百姓曲解「春夏養陽」

冬吃蘿蔔夏吃薑,並非人人適用,要視乎個人體質而定。
冬吃蘿蔔夏吃薑,並非人人適用,要視乎個人體質而定。

倪醫師舉例,如一個人本身經常面上長暗瘡又易生痱滋,且大便多呈硬實,多屬燥熱體質,在春夏日子如加強補陽,多吃薑和羊肉等熱燥食物的話,會令身體越來越熱,對身體沒有好處。相反,如本身經常手腳冰冷,沾寒沾凍,一年四季都穿長袖衣服的人士,才適合春夏養陽。然而在倪醫師的臨床經驗所見,大部分香港人都不屬於這類虛寒體質,換言之「冬吃蘿蔔夏吃薑」這句說話難以成立,胡亂跟隨只會傷身,是坊間百姓曲解「春夏養陽」的概念所致。

開冷氣喝凍飲致脾胃虛寒

冷氣環境、冷飲都會令脾胃變差,引致腸胃不適。
冷氣環境、冷飲都會令脾胃變差,引致腸胃不適。

香港夏天特別炎熱,辦公室和商場店舖通常會開大冷氣,讓員工和客人感到舒適。大家可能會因天氣太熱而迷上冰涼飲品和寒食。倪醫師解釋,長遠而言這些習慣會令脾胃變得虛寒。

「這時候適量吃有驅寒袪濕功效的薑,趕走濕重內寒,會令人感到舒服。」因為薑本身有袪濕功效,所以對於在夏天時候脾胃虛寒及體內濕氣重的人,適量吃些薑有助帶走體內濕氣及提升溫熱,驅走虛寒,平衡體質,減少胃氣飽脹情況,同時人也會精神一些。

調理不同體質重陰陽平衡

燥底的人在夏天可以多吃涼性食物,例如當造的西瓜。
燥底的人在夏天可以多吃涼性食物,例如當造的西瓜。

四季天定,任何體質的人針對不同季節所需要都不同,所以我們應該依據自己的體質決定養生方向。倪醫師解釋,最理想是從飲食生活中吸取體質所不足的養分,就如太極圖一樣,達至陰陽平衡效果最理想。

「體質大致分兩大類,虛寒體質外表看來面色蒼白,怕冷易累,在夏天裏適合吃多些薑、蔥、紅棗、龍眼和牛肉等溫熱食材,目標是減低虛寒。相反,熱燥底子的人在炎夏動不動就滿頭大汗,油脂分泌旺盛又常便秘,熱天怕外出只想留在室內吹冷氣,這類人應該多食一些涼性食物,如金銀花、冬瓜、絲瓜、節瓜等各式瓜類。」

暑氣通於心夏日養心好時機

燥熱底子的人夏天時宜多吃瓜果,有助平衡心火。
燥熱底子的人夏天時宜多吃瓜果,有助平衡心火。

五臟對應自然界四季,「春養肝、夏護心、秋養肺、冬補腎」,夏天要護心,中醫認為「心為君主之官」。倪醫師解釋:「《黃帝內經》提到『暑氣通於心』,心臟在五行中屬火,需要足夠陽氣才能運作暢順。夏天陽氣盛,因此有『夏養心』的說法。順着季節養生就可以事半功倍。夏天陽氣盛,對於虛寒體質來說,是養心好時機。」

然而,對於本身燥熱底子的人來說,就應該降火,減低身體面對炎熱天氣帶來的壓力。中醫學上對於不同季節,對應五種不同的味道──辛、甘、酸、苦及咸,夏天屬於苦,倪醫師分享說:「心是主宰整個人體的重要器官,本身熱底的人在炎熱天氣下,暑氣過盛有機會引起心陽過亢,常見徵狀是心煩易怒、口舌生瘡、失眠等。」多吃苦味食物有助平衡心火,如苦瓜、芥蘭都是可以入饌的食材,如常常感到熱氣咽喉乾涸,以蓮子心泡水作為日常飲料,亦有助清熱護心。

冰冷食物傷害脾胃阻吸收養分

天時暑熱喝杯冰凍飲品是賞心樂事,但在中醫角度來看,會對脾胃過度刺激。倪醫師說,夏日炎炎喝適量凍飲確實可以緩解身體熱感,事實上在大都會生活,亦沒有可能建議大家一年四季都喝熱飲。不過,為免傷害脾胃,應盡量不飲沙冰或一些加入大量冰塊的汽水這類極低溫飲品,其實一般16至17度(雪櫃拿出來)的飲品,已足夠令人感到涼快。

「腸胃就像一個電飯煲,保持溫熱才可以保持消化運作。吃喝冰冷飲品和食物,突然令溫度急降,這個『電飯煲』就像沒有插電,不能將我們吃了的食物處理變成營養,供身體使用,長期下來就會影響消化,帶來胃痛,聚集濕氣。」

倪醫師補充說,突然喝冰飲亦會令人出現頭痛,現代醫學原理解說是因為令血管突然收縮,中醫則稱為「寒性收引」,意即經脈凝滯,氣血不通引發痛楚。此外,冰凍感亦會通過食道刺激肺臟,中醫說「肺為嬌臟」,意即較為脆弱,容易有過敏反應,引發咳嗽。

推介普洱加鹽消暑解渴

普洱茶加鹽後再雪凍,可以達到運動飲品補充電解質的效果。
普洱茶加鹽後再雪凍,可以達到運動飲品補充電解質的效果。

夏天是屬於戶外活動的時光,出汗過多會耗氣傷津,所以常備一支飲品十分重要,既能補充水分同時又能消暑。倪醫師說,最簡單不過就是綠茶飲料,不論中國綠茶還是日本抹茶,都能帶來消暑功效。對於熱愛運動的人,她推介普洱茶加鹽:「泡一壺普洱茶,加1/4茶匙食鹽,放室溫減溫後放進雪櫃,涼後入樽。運動後飲用不但能消暑,同時能補充鹽分及電解質,令身體更易恢復狀態。」

夏日湯水及茶飲推介

綿茵陳
綿茵陳

雙花茵陳車前子茶
材料:綿茵陳 10克、車前子 5克、金銀花 5克、菊花 5克、水500毫升。
做法:材料略浸洗,水滾後加入所有材料,中火煲30分鐘即可。
功效:綿茵陳清肝去濕,車前利水去濕,金銀花及菊花清熱解毒,適合暗瘡紅大膿頭明顯者。

冬瓜荷葉清暑湯
材料:冬瓜 1公斤、荷葉 10克、生熟薏米30克、炒白扁豆 10克、赤小豆10克、陳皮1片、元貝乾2粒、瘦肉 300克。
做法:
1. 冬瓜切塊,荷葉、生熟薏米、炒白扁豆、赤小豆略浸洗,陳皮及元貝乾浸軟。瘦肉汆水備用。
2. 水滾後下所有材料,大火煲30分鐘,中火煲1小時即成。飲湯食瓜肉。
功效:冬瓜清熱去暑、荷葉清熱解暑、薏米利水滲濕、扁豆及陳皮健脾、赤小豆利尿去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