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忠個人展覽「無法憶起 我怎樣到達這裏」尋找歷史過渡

『「人」在歷史中消逝,留在「物」身上的蛛絲馬跡卻可以轉化為創作養分,成為追索「人」的存在、說話與行為的憑據。』

藝術家李繼忠個人展覽 「無法憶起 我怎樣到達這裏」為WMA委託計劃得主李繼忠的創作及研究項目〈復還,繕修與進退維谷〉的中期成果展,項目以WMA 2017/18年度主題——「過渡」創作。李繼忠透過文獻與物件,追溯香港二戰後期的歷史,探討時間過渡對「紀念銅像」意涵上的改變。展覽將以雕塑、攝影、錄像與裝置,展示一種香港的「過渡」。

李繼忠自言在是次創作及研究過程中,不斷在復還與繕修之間輪迴,陷入進退兩難之間,因與這段歷史有關的文獻,和銅像的命運一樣流轉離散。

展覽以重塑被修復的英女皇銅像為主軸,探究在歷史進程中,建構中的物件如何被摧毀,破損了的物件怎樣被復修。正如策展人鄭秀慧的闡釋,建構與破壞恍如「記憶」與「遺忘」這對奇特組合,互相交纏如影隨形。李繼忠根據文獻中的繕修清單,加上現代拍攝、3D繪圖及打印技術,配合傳統製作銅像的技藝,重塑女皇像被日軍割離掉的手臂、權杖、皇座配件等,重新體驗這段復修的過程。

李繼忠一向致力於檔案研究,對於當權者掌握資源,「檔案」似乎界定何謂「歷史」,然而李繼忠認為檔案的架構、制度與內涵該以人為本,而檔案使用者的參與,亦能重塑歷史敘述。李繼忠打破制度的局限,從檔案處資料中重塑出一段16毫米錄像菲林,紀錄了殖民政府於1947年下令炸毀日軍供奉陣亡士兵的「忠靈塔」的片段。同時又創作三段以真實事情為基礎的錄像,以發現香港銅像的駐日美軍、來港探望丈夫的日軍妻子、「忠靈塔」守墓人等角色的獨白;串連對這些「不被看見的」的歷史敍述。

除了一系列的作品展之外,期間還有重尋歷史遺址的城市導賞團及歷史檔案工作坊等活動,前者以中環皇后像廣場為起點,在中、上環遊走,感受過往遺留下來的歷史足印;而後者就是由李繼忠帶領參加者往歷史檔館體驗查檔過程,希望帶出檔案機構、歷史、檔案及公眾之間的微妙角力。

李繼忠個人展覽 「無法憶起 我怎樣到達這裏」
展覽日期:2019年9月27日至10月29日
開放時間:12:00-7:00 p.m. (星期二至日)
展出地點:香港中環永和街23-29號俊和商業中心8樓WMA Space
免費入場

看不見的紀念碑 - 中上環城市歷史導賞團
日期:2019年10 月6 日(星期日)
時間:3:00pm-5:00pm
地點:中上環

檔案發掘 - 觀塘政府檔案處
日期:2019年10月12 日 (星期六)
時間:10:00 am – 12:30noon
地點:香港歷史檔案大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