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1)縮班殺校本末倒置 教育界促改革制度 小班教學提升教育質素

本港出生人數去年(2020年)創20年來新低,已出現結構性學齡人口下跌,再加上新冠疫情及移民潮影響,本港適齡學生減少,教育局預警中小學將縮班殺校。

《堅雜誌》訪問了3位在教育界地位顯赫的人士,不謀而合地反對政府縮班殺校及削減教育經費,反而認為當局應該好好趁這個時機,改革教育制度,提升本港教育質素。

銅鑼灣維多利亞幼稚園、滬江維多利亞學校總校長孔美琪,以及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都建議教育局應進一步推行小班教學,改善教與學環境;而鮮魚行學校退休校長梁紀昌,直言要保留教師教席,並為每一班學生編配更多教師,令教師有更多時間備課、做學科研究,從而教好學生,師生皆可得益。

文:潘翠華 圖:黃冠華

根據教育局早前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中顯示,未來學齡人口持續下跌的情況是結構性問題,而非過渡性。該份文件顯示,本港生育數字自2016年起持續下滑,至前年跌至不足53,000人,去年更跌至20年新低,僅得43,000多人,預期到2026年的小一新生,以及2032年的中一新生數字,將再大幅下跌。

教育局早前點算中小學實際在學人數後,披露全港今個學年單是小學,已較上學年減少逾80班小一。加上新冠疫情過後,本港出生率會否或何時回升,仍屬未知數,預視未來數年本港中小學將要面臨縮班殺校危機。教育局表示,中小學班數將相應調整,亦將逐步停辦個別學校,或申請跨區重置。

朱偉林校長:教育是長線投資不能短視

朱偉林強調,教育值得長線投資,當局不應削減經費。
朱偉林強調,教育值得長線投資,當局不應削減經費。

「學生少了,就減教育開支,條數好似是這樣計,但其實不是。教育是一項長線投資,不能夠短視。」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在接受《堅雜誌》訪問時,多次強調這一點:「多投放教育資源,一定有回報,當然不是說今天放了100元,明天便會有101元,要看長遠些。」他說,教育不是投機,為了香港和祖國發展,一定要投放資源去栽培人才。

朱偉林不否認,本港學校的確面臨縮班殺校危機。他透露,根據北區小學校長會的統計數字,今年北區小學收生人數比教育局預期的3,000人大幅減少了470人,以現時每班25個學生來計算,即是少收了19班學生,情況非常嚴重,他預視區內將有學校要被迫縮班。至於會否出現殺校,朱偉林說要拭目以待,要視乎那些學校在下個學年能否收到足夠學生。

教師工作如「漏斗式」不斷積壓

雖然危機迫在眉睫,但作為教育工作者一分子,朱偉林絕不同意縮班殺校,他覺得當局應該趁現時學生人數減少轉危為機,善用資源、優化教育:「政府都說今年財赤比預期少很多,其實政府有錢,所以應該適當地投放教育資源。」朱偉林認為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都建基於教育之上:「無論商界、媒體,又或者各行各業,從業者都需要接受教育,從小學開始就要學習生涯規劃。」

從事教育行業30多年,朱偉林透露現時教師的工作量,比起他入行初期有大幅增加,情形就有如「漏斗」般加壓給學校。他逐一細數這些海量的工作:「社會各界都希望透過學校做很多很多事,老師除了教學之外,要涉獵的範疇越來越多,譬如國民教育、特殊(SEN)教育、創科(STEAM)教育、價值觀教育、品德教育……甚至關愛基金提供免費午飯及電子學習工具等事情,都要交由學校去推展。到最後誰來承擔?不都是老師。」

推展國民及創科教育需額外人手

近年政府要求學校推行國安教育。(中通社)
近年政府要求學校推行國安教育。(中通社)

朱偉林特別提到,當前學校推行國民教育至為重要:「你看到近年的社會事件,很多問題出現了,但當局無去正視,無認真或不敢去處理,造成物極必反。現在社會重回正軌,是好事,但亦要適當推行國民教育。短時間,甚或2、3年之內,國民教育、國安教育勢必要推行,從小栽培學生的愛國種子,未來為國家做貢獻。既然政府要全港大範圍推展國民教育,我們都期望學校可以有專責人員去做。」

至於創科教育方面,同樣需要學校聘請相關專業人士去負責:「香港的創科很有名,大學科研有不錯水平,我們要為社會、國家栽培一些科創人才,並『食住』大灣區發展,將香港的科技連接大灣區產業鏈,教育就成為創科的孵化器。」

全面實施小班教學減輕教師壓力

朱偉林解釋,學校資源有限,未必能增聘足夠人手,老師要身兼數職,應付這些額外的繁重工作,變相與學生溝通交流時間大幅減少:「今年開學至今,已經有至少11宗學生輕生的案件,當然疫情有影響到同學的適應,但老師有無足夠時間跟同學傾談?疏導關係也相當關鍵。」

趁住適齡學生人數減少,老師人手相對寬鬆的時候,朱偉林認為當局應優化師生比例,包括全面實施小班教學。他建議進一步減少每班學生人數,初步可由25人下調至23人,再慢慢降至21人:「當然,不是永遠保持(每班)21人,是否可以彈性些處理?當學齡人口再有起跌時,當局可再適當地作出調節。」

優化行政架構增聘中層管理人員

朱偉林說,教師工作量相當多,希望能增加師生比例,改善師生關係。(中通社)
朱偉林說,教師工作量相當多,希望能增加師生比例,改善師生關係。(中通社)

學校能夠保住教席,朱偉林相信不但可以提升教學效率和質素,還可以保持教師團隊的穩定性:「如果學校人心惶惶,擔心飯碗朝不保夕,會影響到工作表現。老師有穩定的心態去進行學與教,會更加用心,亦能減輕老師的壓力,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態。」而教師無論在職前行培訓、在職培訓以至終身學習,都需要教育資源,教育經費絕不可少。

另外,從行政角度而言,朱偉林認為現時學校中層管理人員不足,建議增聘人手:「一般每間學校有一位校長,最多3位副校長,然後就是PSM(學位教師)。這麼多工作落到學校,其實中層PSM並無增加,確實需要在職系架構上優化,讓學校在行政安排上有更充裕人手。」

遷校北部都會區難解燃眉之急

學校現時並無專責人員負責家長教育,朱偉林認為情況並不理想:「雖然有家長教師會,但都是由同事兼任所有工作。想維持家校合作、親子關係、師生關係這個『鐵三角』,極需要專責人員去做。」另外,朱偉林透露,現時每間學校會針對特殊教育,設有一名「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SENCO),然而這個職位並不穩定,要視乎學校有幾多名特殊學生而定,朱偉林建議這個應該轉為常設職位。

至於早前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到,未來政府將重點發展北部都會區。在回應縮班殺校問題時,特首表示會「策略性地考慮將部分學校遷往新發展區」。朱偉林批評這個方法「遠水不能夠近火」,未來5、6年內「諗都唔好諗」:「該計劃需時15至20年,當中要時間起樓、入住、生育,要視乎發展速度。而現在全港學生人數回落,都不夠小朋友(入學)了,搬過來豈不增加嚴重性?」

倡官津學校開放內地生來港就學

與其將學校遷入新都會區,朱偉林建議不如開放香港辦學團體北上,到大灣區辦學,又或者開放內地兒童來港就學。他解釋,內地官辦學校早幾年前已開放予港人子弟北上就讀,相反香港的官津學校仍然拒絕接受內地兒童來港:「既然講大灣區一體化,一小時生活圈,為何我們在生源減少之下,不能吸引內地小朋友來港讀書?」

梁紀昌:教育是脫貧最好方法

根據扶貧委員會最新發表的數字顯示,全港有165萬多人活在貧窮線下,即每5名港人之中,便有一人是貧窮人口。為何這麼多人貧窮?鮮魚行學校退休校長梁紀昌說,就是教育種下來的禍:「擺脫貧窮最好的方法就是教育,幫助基層學生向上流動。」

改革教育制度減學生挫敗感

梁紀昌當年救校成功,他認
為關鍵是要改變老師心態。
梁紀昌當年救校成功,他認 為關鍵是要改變老師心態。

梁紀昌說,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說話:「不會有教不好的學生,只視乎你如何教。」他指出,現時每50,000個中學生之中,就有約十分之一,即5,000人讀到中五、中六便輟學,正正是因為現時教育制度容易讓學生有挫敗感。梁紀昌認為,既然當前政府財政儲備充足,就更應該利用教育經費,適當地檢討和調節一下教育制度,減低學生挫敗感。

梁紀昌不滿現時每位教師要負責的課節太多,難以保持教學質素:「一個小學老師每周要教26至30個課節,即每天只有1至2堂空堂,改簿時間又無,備課時間又無,還有很多班務要做,很多時老師只是拿起本教科書就去上堂,怎會教得好?」

轉「實驗學校」鼓勵老師做科研

既然有問題,又應該如何改革呢?梁紀昌提議,當局可將要被縮班或面臨殺校的學校,轉型做「實驗學校」,或者由學校主動「舉手」轉型,給予老師時間去改良及試行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暫時將教師人手凍結,縮班後騰出來的老師去做學科研究,試驗如何提升學生學業水平。」他舉例,一般基層學生的弱項在英語,多出來的教師可以集中輔助英語科教師,讓英語課堂有更高效能。

此外,這些多出來的教師,亦可以在放學後為學生補課,跟進他們的學習進度:「很多時老師只是完成了教學進度,但無完成學習進度。即是你教完,學生根本吸收不到。這樣就要想想如何解決。在放學後補課?抑或是老師的教學方法提不起學生興趣,需要改善?」另一方面,學校亦可以利用多出來的教育經費,添置多些教材,甚至將教學電腦化。

6年期限仍不思進取可「殺校」

梁紀昌建議將面臨殺校的中小學轉型為試驗學校,以6年為限。(中通社)
梁紀昌建議將面臨殺校的中小學轉型為試驗學校,以6年為限。(中通社)

梁紀昌建議,為免這些「實驗學校」不思進取,教育局可以為這些學校定下一個試驗期限,以6年為佳:「學生一年級時推行實驗教學,6年後有結果出來,一定是好的。如果到時結是不好的話,就你抵死啦!」

講到教育典範,很多人都推崇西方教學模式,譬如芬蘭的小班教學。梁紀昌對此並不贊同,他反而欣賞內地的教育進步神速:「內地學校的老師每周課節只有香港一半,可以做很多深入科研,譬如幾個數學科老師坐在一起研究教學法。國內亦會舉行教師教學比賽,給學校團隊報名參加,不是由家長評分,而是由專業督學評分。縱使學校拿不到第一名,但老師交流觀摩後,也可將經驗帶回去參考和改良。」

香港應借鏡內地教育進步經驗

梁紀昌認為香港應該向內地教育借鏡,只不過香港人過不到自己的心理關口:「香港老師始終受西方思想影響,覺得內地以前來香港學我們,現在怎麼要香港反過來學他們?還是參考英國、芬蘭的做法比較好。」

芬蘭實行小班教學雖然成功,但梁紀昌認為並不等如香港行這一套同樣成功:「現在小學已經25人一班,再少的話,名校會同你死過。小班不是不好,可以增加師生接觸,但要看國情、校情。香港現在是『唔湯唔水』,又想學西方教學,又無西方老師的自由度,但又不屑中國的教學法。你看內地40、50人一班都教得這麼好,就是因為教師課節少,多時間做學科研究。」

幼稚園收生不足可轉型托兒所

至於幼稚園將來亦可能面對收生不足風險,梁紀昌就建議將幼稚園的服務範圍擴闊至幼兒園服務:「幼稚園老師都受過幼兒訓練,如果收生不足的話,可否給老師多點培訓,之後可以收1歲以上的小朋友,變成類似托兒所模式。」但他強調,這個改動需要政務司發指令去做,避免社會福利署與教育局之間太多文件來往,費時失事。

1教師對10學生維持優質教育

教學質素的優劣,與師生比例多寡有密切關係。位於香港仔深灣道的名校、滬江維多利亞學校(中小學)共有190名老師,師生比例為每1名教師對10名學生,比一般學校師生比例的1比25低得多。該校中學生每天須上4至5節課堂,比一般中學的7至8節為少,教師要負責的課節因而相對少得多。教育界普遍認為,每位教師要照顧的學生人數越少,越能專注於教學質素及保持良好的師生互動溝通。

名幼校長孔美琪:非要學生死記死背

孔美琪認為,應增撥資源做好特殊教育及融入教育。
孔美琪認為,應增撥資源做好特殊教育及融入教育。

銅鑼灣維多利亞幼稚園、滬江維多利亞學校總校長孔美琪透露,在新冠疫情及移民潮下,滬江維多利亞學校的收生率不跌反升,今年學生人數更首次突破2,000個,當中絕大部分學生都是本地校友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

談到辦學成功的原因,孔美琪表示,維多利亞在10多年前已引進IB(國際文憑)課程,近年更引進哥倫比亞大學的讀寫計劃,讓小朋友更有意義地學習語文。該機構亦着重創新學習,引進設計思維,配合IB課程的探究式學習模式,而非要學生死記死背。

投放更多資源於融合教育

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旗下的學校均推行小班教學。
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旗下的學校均推行小班教學。

孔美琪不希望看見教育局向中小學校「開刀」:「殺校始終對整個教師團隊士氣有影響,應該改為小班教學。」她認為,每個學生資質不同,小班教學可令老師更能夠針對每位學生的特質去教授知識,同時老師亦需要很多學習支援,進行學術以外的教育,譬如德育。她更認為減少老師負責的教學節數,讓老師多點時間做課程發展,以及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非常重要。

另外,該教育集團放了很多資源在融合教育(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安排在普通學校接受教育),孔美琪解釋:「其實有些小朋友可能需要多些學習支援,老師亦需要多些特殊教育方面的培訓。」

文明社會應重視特殊教育

早年已在內地發展教育事業的孔美琪,看到現時中國也開始重視特殊教育,她認為如果國家坦然承認有特殊兒童,並及早識別和治療,是一個社會文明的標竿:「一個城市怎樣好,如果不正視特殊教育,不共融的話,就不是一個文明的社會。」同樣地,香港亦要做好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

孔美琪又建議內地開放香港的教師到大灣區就業:「如果老師兩地都可以教的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可以找工作的空間也擴大了。現在都說要吸引香港青少年到大灣區就業,香港的教師希望也可以,兼且稅務優惠亦非常不錯。」孔美琪亦期望,未來香港的學校也可以考慮遷到大灣區,吸收內地生源。

69727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