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李家超《2023施政報告》公布,決定於2025至2026學年將自97年由「社科健」合併成的常識科,再度分拆成「人文」及「科學」兩科,灌注國情、歷史、理財及創科等元素。
教育界雖對此並不驚訝,但由一科變兩科,除了增加課時、師資、課本、課室配套外,亦令人擔心新政策與關注學童情緒健康的方針背道而馳;但同時有校長認為,兩年後推「其實太遲」!
文:本刊記者 圖:黃冠華
重整課程制訂框架
對於將常識分拆的消息,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下稱協和)蔡世鴻校長坦言,與市民一樣,是從《施政報告》得悉。
「我自己當然開心,其實業界整體都喜歡,因為現時科學科只在常識科佔部分單元,可能未必有一星期一堂,科學氣氛亦低,大家都認為現時小學科學科時數實在太少,回想起我小學時種黃豆又或自製沙鎚等有趣實驗,現在都沒有時間做。不過拆科後,玩的時間就多了。」
當公布人文科獨立成科後,社會對科目加入國民教育元素有不少迴響,但蔡校長卻認為「大家都知道有需要」。為配合國情,不少學校自行為學生「增潤」國民教育,有學校甚至為學生教授複雜的「人大架構」。蔡校長對此表示,教育局今次提供人文科框架,講明那些要教、那些要多講,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下稱將循)林德育校長認為,分科後除有利升中銜接,更為課程訂出重點。「人文科課程包括中國歷史、國文教育,當講及國家地理時,亦可講解對整個國家發展及經濟的影響,層層遞進的形式讓學生對國家認識更全面。另外,學校亦須推展價值觀教育,當人文獨立成科,有助學生明白社會、國家及世界狀況的同時,亦能從中滲透價值觀和身心靈健康教育。」
集中處理國情教育
對於坊間質疑,拆科後要小一學生讀人文科,更要了解國情,內容會否太深奧?林校長認為:「可能『人文』兩字太抽象,其實只是對社會及生活的認知。初小課程內容主要為學生個人及身心靈健康發展,建立良好生活習慣。過往學校或許要透過週會、生命教育課等教授相關知識,但現時可集中處理。」
另一方面,林校長對設立科學科亦抱持正面態度:「學界一向重視STEM教育(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但過往只靠學校藉課後活動推動,其實還有對科學的態度、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對科學的素養等等,現時獨立成科,不但提升學生整體科學精神,亦為學界訂出標準與教學框架。」
統一科學課程免「走偏」
協和蔡校長對設立科學科亦表示肯定:「其實香港不是要800萬個科學家,而是希望學生在過程中學會解難、探究、思考和發問,尤其AI(人工智能)年代,我們就要學識問,讓AI協助找答案。」不過,蔡校長批評現時許多小學「瞓身」在STEM課堂,注入大量micro:bit(微型電腦編程)元素的策略有點「走偏」:「其實micro:bit屬編程,應歸入電腦科,小學學STEM就應該做實驗、去玩。
「STEM的『M』為數學(Mathematics),學科學的應要排第一,因為所有科學發明都是計算,數學絕對是科學之源。另外,第二應是『S』(Science),若無科學根基,你所有發現都是不行。不過,現時許多學校都放大了『E』即Engineering。若在中學我認為合理,但在小學,作為活動或電腦堂試試,視作初體驗可以,但重點始終應要打好科學根基。」蔡校長解釋,或許是校內教科學的老師不足,現時學界除了micro:bit主力以外,並沒有一條主線,所以若將「科學」獨立成科,有助全港學界統一課程。
課程改革不可與生活脫節
教育局在《施政報告》公布後,立即就人文科及科學科成立課程框架專責委員會,同時設下課程框架予委員討論。
身為委員的蔡校長透露,會議中屬意小學生要多做實驗,亦對科學科的課程大綱有許多爭論。他在會上提出加入中國科技及航天元素:「每年小學都帶學生到內地交流,看環保、新能源、高鐵、電子,若香港不教中國科技,一切活動只變成交流。至於航天,因航天局成員曾對我講過,『日後6G電話全屬衞星電話,航天只會離我們生活越來越近』。這提醒了我,一旦離開航天,科技與生活就會脫節。」最後蔡校長成功爭取到在科學科框架內,加入中國科技及航天元素。
雖然未有參與教育局的「科學科先導計劃」,但協和卻自行在常識科抽出科學單元獨立成科,並於23至24學年在小四至小六試行每星期一堂科學堂,因為蔡校長認為,人文及科學科兩年後才正式推出,「其實太遲」。他認為要讓老師嘗試,需要時間和醞釀氣氛。
對於現階段提早試行科學科,主要問題是沒有教材和人手。書商未出教材,老師只好從現時常識課本抽出科學單元,親自構思相關實驗。人手方法,學校不但忙於物色數理科老師,亦要安排校內老師進修。
鼓勵申請「優質教育基金」
蔡校長擔心師資培訓有困難,因為小學大部分常識科老師都是「文科底」,拆科後老師很緊張分科安排。蔡校長初步構思,「文科底」老師安排教人文科,另外會調動校內「數理底」的老師擔任先頭部隊,設計科學科課程內容。與此同時,教育局會為教師提供培訓,協助推行科學課程。
教育學院會為現時修讀教育的學生提供課程,小學方面亦可抽調校內數理專科老師擔任課程設計,其他常識科老師亦會按科學科的「單元」作進修。蔡校長鼓勵各校申請「優質教育基金」(QE Fund),與不同學校的老師共同備課及互相觀課。
「而家小朋友好犀利,好似你哋個網咁講,『堅料』。現時網絡世界知識豐富,許多對科學有興趣的小朋友,會不停上網搵資料,追問老師。所以科學老師真的要做許多準備,學校並非只教知識,亦要教技巧,教學生去諗,教他們如何搵資料。」
蔡校長不排除有些學校的常識科老師,全部是文科生,部分老師會抗拒接手科學科:「作為老師都有專業,你需要教就要去學,加上老師人工不低,當然要對自己有要求。不過教育局向不同辦學團體查詢過,大部分老師都想揀人文科,因為比較易教。」
呈分安排教育局未訂
過去一直致力發展科學的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於22至23學年參與了教育局的「科學科先導計劃」,獲安排一名來自內地、負責推動科學的副校長,來港親授備課心得,並與老師一起設計小四科學課程。
將循林校長解釋,內地科學課程早已發展,更有一套完整的科學教科書:「他們教學經驗豐富,讓我們可以更了解科學相關用語、精準度及表達方法,有助提升老師教學技巧。」透過先導計劃,將循小四生去年已透過有趣的實驗,學習「水」及「空氣」等相關科學原理。
林校長認為,教育局期望日後的科學科要學生多「動手做」,他認為當中的難處在於培訓老師如何將生活元素融入實驗之中。雖然學校及老師已早作好準備,但林校長坦言現時仍未能完全拿捏教育局的要求﹕「資料上的確出了課程綱要,但學校要有課本才知道如何呈現課程綱要,但書商起碼要今年10月才出書,還未計審書程序。學校確實要教甚麼?時間表如何安排?教育局會安排甚麼支援給學校?老師要做甚麼培訓?還有,小四拆科後,小五將要面對呈分試,究竟人民與科學科的計分比例如何?教育局至今仍未有定案。相信要待課程推行後才知問題所在,並作逐步微調。」
課時增加帶來壓力
協和蔡世鴻校長指:「以前疫情得半日,仲要網課,都可以教得晒,所以我同老師講,既然(上午)教得完,不如下午讓學生去玩。」他解釋,協和每天午膳後的1.5小時,都會讓學生做功課,又或者參與興趣班、綜合活動課,讓同學有時間做功課之餘,亦有機會與老師唱卡拉OK,一齊看《學事學非》,又可以做做運動,讓身心取得平衡。不過,拆科後一旦增加課時,有可能要考慮調動週會至下午,刪減綜合活動課,又或將科學科的實驗活動、人文科的參觀活動安排到下午,維持下午主要讓學生玩的概念。因為「不希望走回頭路」。
近年學童自殺率上升,各界認為教育界應放慢腳步,讓學童有喘息空間,政府卻公布將常識科一變為二,變相要讀多一科、考多一科,是否與有關理念背道而馳?
「逢轉變都會帶來壓力,視乎你點睇。」蔡校長認為小學、DSE所面對的壓力不同,是否無考試、無功課就無壓力?將來出到社會亦會有壓力。當然,學校、老師、家長都要認清壓力來源,並作對應處理。他強調,教育局鼓勵科學科以玩為主,減少紙筆評估,主要以平日上堂的科學實驗為主。至於人文科,蔡校長認為都是知識上、態度上的事:「可以教十課考七課吧?學校可以多點彈性,壓力就能縮減。」
讓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
將循林校長亦同意,現時做的課程改革,正是希望大家正視身心靈健康及科學的重要性,讓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
「其實疫情之後,我們要重新思考,到底學校教育是甚麼?又應該如何發展?」林校長認為教育局提供的課程框架較有彈性,學校亦可以用不同方法作評估,毋須一定筆試。
他不排除有學校會為了提升成績,在課程中不斷「增潤」,並增加評估,催谷學生來「谷校」。林校長對此亦表示無奈:「教育局給予彈性,就是要讓學生更健康地成長,不過若然有些學校仍認為(谷校)是他們的教育宗旨,家長要作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