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今年7月宣布成立愛國智庫組織「治港新政」,當中不少成員在2019年曾參選區議會落敗,因而被坊間揶揄為「敗將收容所」。麥美娟接受《堅雜誌》訪問時反駁︰「智庫肯定不是收容所,太貶低他們。對於年輕人,這個講法也不公平。」
她早在成立時已明言,智庫成員要具有國家角度和視野,除了要提出惠港政策外,各種考慮亦必須配合大灣區以至國家發展。
文:馮惠詩
22歲就被委任為葵青區議員的麥美娟,踏入政圈28年,直至2019年,憑傳聞在禮賓府爆粗鬧特首林鄭月娥後廣受矚目,到今日已貴為工聯會副會長。從政多年,麥美娟已頗有「大家姐」風範,她最近更成立新智庫,似要在政壇大展拳腳。
否認為個人未來發展鋪路
事實上,近日政圈有不少新智庫、組織或平台成立,由麥美娟牽頭的「治港新政」是其中之一,比由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成立的「凝聚民心」平台,早一日舉行記者會,可謂「搶閘」成功。
與梁美芬不同的是,梁美芬強調「凝聚民心」與經民聯無關,麥美娟則稱「治港新政」的成立得到工聯會支持,更在訪問中透露,「治港新政」的辦公室也是借用工聯會地方。
麥美娟忽然成立智庫,是否因為在新形勢下須為工聯會改頭換面,擺脫以往只着重打工仔的形象?還是她希望自己多元化一點,為個人未來發展鋪路?麥美娟否認成立智庫是為了個人發展,也不是為工聯會改變草根形象。她說,「治港新政」除了是她的構思,其實早在幾年前,工聯會會長吳秋北亦有成立智庫打算,奈何吳秋北工作繁重,一直沒有時間去把這想法實踐。直到2019年「黑暴」過後,工聯會思考工作路向時,她再度提出成立智庫的構思,於是在工聯會支持下成立了「治港新政」。
平台被揶揄為敗將收容所
2019年一場反修訂《逃犯條例》暴動,導致建制派在同年11月的區議會選舉大敗,派出62人出選的工聯會,最終僅取得5席。「治港新政」成員中不乏區選敗將,包括陳穎欣、馮沛賢、黃遠康,劉學廉、李嘉恒等人。以成立時公布的約20名成員計算,已佔去其中四分之一,因而坊間有人揶揄,「治港新政」就像一個區選敗將「收容所」。今年4月「升呢」為工聯會副會長的麥美娟,身為智庫「大家姐」,必須為這班成員護航。
「智庫肯定不是收容所,太貶低他們。對於年輕人這個講法也不公平。」麥美娟認為這些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才能,部分人仍在地區工作,智庫只是一個平台,讓他們多個機會去發揮,亦幫助他們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交流、發展。她強調成立智庫「不是怕他沒得發展,而整『嚿嘢』出嚟讓他們發展」。
對麥美娟來說,成立智庫不僅可讓工聯會年輕人多些機會參與政策研究工作,亦可吸納、凝聚不同階層、不同專業人士,會長吳秋北亦推薦了很多朋友加入。智庫亦聘請了研究員,隨時可開始研究工作,但需要聘請多少職員,以及資金來源、每月花費多少等問題,麥美娟不願透露,只說目前智庫並不是很規範化的組織,也不是為了令工聯會形象變得專業化才成立,只是一個「很隨意的組織,又沒有執委會」。她形容就如大學裏的系會、學生會,好處是大家能夠做到甚麼就去做,比較有彈性。她舉例,有成員在大灣區設立了辦事處,如果將來要做一些有關大灣區的研究,就可以讓他們幫手去做。
要為香港找出有能力治港之人
問到近日不同智庫、平台紛紛成立,是否因為在的新政治環境下,政黨角色已越來越弱化,因而要淡化政治色彩?麥美娟解釋,大家首先要明白,為何中央要完善選舉制度︰「每一次選舉都是一場撕裂,每次選舉都令社會出現政治爭拗,為何香港回歸20多年來,一直都好似在空轉?大家都只重視一些政治議題?就是因為那些議題可能比較易『出位』。過往的選舉制度,少數人靠『出位』就可以贏(議席)。」麥美娟認為,選舉工程不應再用這種方式進行,故此中央才要出手。
要在香港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麥美娟認為治港者「愛國」是必然條件,另一重點是要找出有能力治港的人,不論是9月選出的選委會委員,還是12月選出的立法會議員,都不能像以前一樣,只注重自己行業、界別的利益,而是要多方面考慮問題,對香港問題有主張,能提出政策建議。她相信日後會有更多不同的智庫及平台,陸續提出治港政策的倡議。
料議會空間增加可發揮更多創意
在完善選舉制度之後,日後議會的議政效率必然會提高,麥美娟相信高效的議會能夠更好地監督政府施政︰「以前議會好亂,我們建制派陣營的工作是甚麼?就是和他們(反對派)爭拗。不只我們是這樣,對方都一樣,當時議會高度政治化,你贊成我就反對,我反對你就贊成,沒有甚麼空間可以認真地議政。」
麥美娟以今年5月立法會通過,由她提出的旨在限制劏房業主濫收水費的《2021年水務設施(水務設施規例)(修訂)條例草案》為例︰「我2017至18年提出,但一直沒機會討論,討論也沒很多人留意,因為議會高度政治化。去年總辭後,我們有時間再在委員會討論……今年3月首讀,5月就通過。」根據立法會會議記錄,發展事務委員會2018年7月,討論該私人條例草案事宜,政府當局指條例草案被視為與公共開支有關,無意修例。去年4月,麥美娟在委員會重提草案,政府才支持修例。記錄亦顯示兩次會議中,多名時任反對派議員包括陳志全、張超雄、林卓廷、尹兆堅都支持修例。
麥美娟慨歎,以前在立法會有很多事情想做,但做不到;而現在是很多事情要去做,可以有更大空間,發揮更多創意。
「不是等到做特首才想辦法」
2019年6月,政府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後,特首林鄭月娥與建制派在禮賓府見面,事後流出立法會議員張華峰指麥美娟在禮賓府爆粗,辱罵林鄭的聲帶,麥美娟因此事而「爆紅」。事實上,一向予人率直、敢言作風的麥美娟,在工聯會當中有如「大家姐」,工聯會在立法會被「扑咪」要求回應各種議題時,她總是站在中間位置,帶領其他工聯會議員回答傳媒提問。提到這點,她就謙虛地,以開玩笑的口吻說︰「我不是甚麼大家姐,除非你說我老啦。」
曾經被傳辱罵林鄭,問她如果自己做特首,她認為香港最需要解決甚麼問題?她又會怎麼做?麥美娟說從來沒有想過做特首,也不覺得要做特首才可以去解決香港的問題,不同人在不同崗位都能發揮作用︰「不是我做了特首才這樣那樣,難道不是做特首,就一輩子不用做事?」她強調不應等到做了特首之後,又或者是因為想做特首,才去想辦法解決香港的問題。
劏房籠屋問題反映貧富懸殊
麥美娟說,現時香港最急切要解決的,是房屋問題:「土地房屋問題是最困擾香港市民的問題,如果不是那麼嚴重,夏主任(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怎會特意說要告別劏房、籠屋?劏房和籠屋代表的不只是房屋問題,其實是貧富懸殊差距好嚴重的問題。」她指出,香港工資增長與樓市升幅相差很多倍,政府要提供的,不僅是基層負擔得起的公屋,更要兼顧各階層的住屋問題,如果不能令市民「搵到(賺到錢)又住得到」的話,再覓地去建多少房屋都沒有用。
面對這些問題,麥美娟認為除了土地、房屋供應要增加,稅制亦需要改革才可令財富再分配,解決貧富懸殊問題。打工仔亦要有良好的工作機會及環境,負擔得起香港的生活。她認為這是很複雜的問題,但作為特首就必須認清形勢,不論有多複雜都要去解決。
寄望新任特首有勇氣有魄力
問到現屆特首有沒有能力、視野去解決這些問題?麥美娟認為香港這麼多問題,不是單靠一個特首就可以解決,要整個政府班子和公務員團隊一起去做:「我不會去評論現任特首,她只剩幾個月(任期),再說都沒有用,反而我期望新任特首,不論是舊人還是新人,都要有清晰想法,認清香港的問題,然後願意,並有魄力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