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梧桐葉落沙啦啦啦」。這是粵劇《牡丹亭驚夢》「幽媾」中的一句曲詞,是艷鬼求愛的故事。七、 八個小女孩,只有四至九歲,她們雖未必明白曲中意境,卻是排着隊,一個一個努力的唱。這是兒童大戲聲輝粵劇推廣協會一個平常的星期六下午,學粵劇的孩子熱熱鬧鬧來上課。協會顧問劉千石說:「基本功重要,基本功外,最緊要有戲。」
文:羅偉健 圖:黃冠華
聲輝的小孩上課,學習唱、做、念、打,其中的「做」課,是鍛鍊身段與做手,功課包括施腿、壓腿、走圓場等,孩子全部穿上紅褲子,老師的要求一絲不苟。孩子筋骨柔軟,但間中也有一兩個練習施腿時直呼「好痛」。
七歲演阿媽唱《三娘教子》
這一堂是全女班,個個「人仔細細」,但對粵劇的知識並不匱乏。這些小小被訪者爭相說着:「我鍾意陳寶珠,因為佢做得好」、「佢做過杜麗娘,我做過西施」、「我鍾意睇《夢會太湖》、《白蛇傳》」。問到為甚麼喜歡粵劇時,更有一位小妹妹十分「老積」地說:「因為粵劇代表香港!」
她們年紀經輕輕就成為了「戲精」,更是身經百戰的「楊門女將」,表演不勝其數。聲輝粵劇推廣協會會長兼導師芳雪瑩指:「例如當中只有九歲的梓安,七歲嗰陣已經做人阿媽,演《三娘教子》。」而年紀最小的林心韻,雖然只有四歲,但已學了一年粵劇,更到過北京演出,芳雪瑩指:「成場戲要企咁耐,佢可以郁都唔郁,姿勢又標準,得佢做到。」
孩子來學粵劇,絕大多數是自己的興趣,也有小部分是祖父母要孫兒來學,很少是父母的主意。鍾天睿唱着《海瑞傳之碎鑾輿 》,講的是嚴嵩父子禍國殃民的故事。天睿唱起來正氣凜然,其實他今年只得十歲,兩、三歲時去看神功戲,已對大戲着迷,三歲開始學戲,至今已七年。大戲不是天睿媽媽的興趣,卻一直陪他來上堂。這裏很多來學戲的孩子的父母,都是這樣。
習近平前清唱《紫釵記》 利文喆獲讚賞
2017年,香港回歸2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伉儷來港訪問三日,期間習近平到西九文化區視察,並到當時正在興建的戲曲中心了解,之後有兩位兒童粵劇演員為他清唱《紫釵記》其中的一段,這兩位小演員正是出自聲輝,其中一位小演員於當日也接受了採訪。
「大家好,我係利文喆,我今年12歲,已經學習咗粵劇七年。」不知道是否「見慣大場面」,文面對鏡頭毫不怯場。回憶起於習主席面前表演,文表示,雖然會有點緊張,因為到了前幾日才知道要演《紫釵記之拾釵》,他之前沒有演過這段曲目,但是最後出來的結果自己卻十分滿意。他們的演出獲習主席讚揚演唱「很到位」,並鼓勵他們珍惜機遇,多同內地同行交流切磋,為廣大粵劇愛好者奉獻精彩演出,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貢獻。
文喆說,其實最初是自己選擇學粵劇的:「四歲時喺電視睇到一啲關於粵劇嘅節目,就開始對粵劇產生了興趣,之後就嚟咗聲輝呢度學習粵劇,係自己提出嘅。」但是文的父母其實並不太喜歡粵劇,不過對於他的要永也沒有反對,而且每次練習與演出,他們都會帶文來,並「偷偷看,偷偷望」,後來,連文喆的弟弟也來學戲。
文喆的同學對於他學習粵劇也表示好奇:「其實我都盡量令同學覺得粵劇唔係好老土或者唔流行,其實我都同佢哋講,要更尊重這一門藝術。」
芳雪瑩帶着學員「流離失所」學大戲
芳雪瑩,曾經是一名中學英文老師,而現在已是聲輝粵劇推廣協會會長兼導師,為了聲輝,她貢獻出自己的物業。
她回憶起那段往事時,臉上不禁露出感嘆神情,最初一直只是她自己表演,而且是一邊教書一邊做戲,十分辛苦。恰巧當時的葵青文藝協進會主席是她校長的好友,同時亦賞識她,最後更將葵青藝術節的粵劇粵曲節目全部交給她打理,也讓她教小朋友學粵劇。
「我就膽粗粗咁話,不如試下收佢哋10元一堂,咁我就來教啦,你可以唔畀人工我都得。佢話唔得,(人工)照畀。」就這樣,芳雪瑩開始了她兒童粵劇教學的旅程。
後來有一間小學的課外活動主任看了她的演出後,希望她可以到該校教學生,不過芳雪瑩說: 「我可以免費來教,不過可唔可以借個地方畀我?」原來,當時跟她學習的小朋友上課都沒有固定場地,每次都要家長幫忙租場,她形容那段是小朋友跟着她「流離失所」的歲月。
最後,學生愈來愈多,開始覺得真的需要一個地方,而剛好現在聲輝原址的教會物業要出售,雖然地方不大,但芳雪瑩透過家人幫助,買了那個地方,於2008年正式轉為慈善團體,就是現在的聲輝粵劇推廣協會。
只有這些小孩能真正推動粵劇
近年聲輝開始收支平衡,2017年有學員在習近平主席面前表演過後,多了曝光率,亦多了人支持,所以芳雪瑩辭去老師一職,全心全意投身在聲輝之中。
「人生如朝霧,何處無離散」,並不是每個學完粵劇的小孩,最後都會留下來。鳥南飛,但鳥不一定都會回來。芳雪瑩並沒有因而放棄過,因為她發現,真正推動到粵劇未來的正是這些小孩。
記得有一次有老人家看完聲輝的演出後,對她說:「我好興奮!睇佢哋做戲,好好睇啊,我想人知道,嗰班小朋友真係好好睇啊。不如你出DVD啦,我自己一個老人家,仔女又唔同我住,佢哋真係畀到我好大既歡樂,我請多啲人來睇。」
芳雪瑩不但感動,更有了感悟:「嗰陣時仲好陶醉自己去做,好多觀眾,自以為自己都推動到粵劇,後來先知道真正推動到粵劇嘅係佢哋,唔係我。」一年後,她以試驗性質,於葵青劇院搞了場演出,全部交給小朋友去做,怎料一星期內所有票都賣光,空前成功。
當時有戲迷說,他的朋友從來不看粵劇,但看完這班小朋友演出後,決定繼續支持。芳雪瑩直言這是她的強心針:「如果粵劇觀眾冇接班人,佢哋做落去都冇意義,亦因為佢哋有咁嘅能力,所以我希望可以畀人繼續睇到佢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