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地唔用】(1) 部門欠統籌 生人霸死地 政府大量物業 任由荒廢 寧花200億 購置社福單位

政府經常鬧地荒,不論建屋、增設社福及康樂等設施,均歸咎於土地資源緊絀或空間不足,今年初《財政預算案》宣布,將會豪擲200億元,在18區購置60個物業,設立逾130項社福設施。

但翻查政府各部門資料,發現最少有逾千幅政府空置用地、空置校舍、過剩政府物業包括政府宿舍等可以使用,保守統計當中有逾200項已規劃長遠用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但卻一直荒廢多年,被丟空生草養蚊。

文:陳明     圖:黃冠華、受訪者提供

政府美其名要善用這些空置用地,容許非政府機構(NGO)以短期租約形式申請使用,但過去4年僅得16宗獲批。有小型NGO申請空置校舍辦墟市,因政府部門各自為政致申請準則不停轉變,最終亦告申請失敗。為此,有言論批評政府:「有又唔用,申請又唔批,但就攞200億去買人哋啲嘢,成件事好荒謬。」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早前在網誌指出,政府購買物業並非新事物,社會福利署在1995至1998年便購買了63個物業作福利服務用途。他又反駁坊間批評政府沒有善用空置處所,指當局在灣仔街市內設立了一間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近年又「成功爭取」三間空置校舍改作福利用途。

不過,局長列舉這些「成功例子」,相比政府現時供NGO申請或已規劃長遠用作社區用途的臨時空置用地、政府物業等,只是九牛一毛。

861幅荒廢用地可轉作社區設施

本刊翻查政府資料,地政總署及政府產業署均有政府臨時空置用地及過剩政府物業供NGO以短期租約形式租用,用作社區或非牟利用途。其中地政總署的「地理資訊地圖網站」顯示,截至今年5月初,共有861幅用地,包括30幅位於政府土地上的空置校舍,可供NGO申請作短期用途,面積由7平方米至79,500平方米不等,租用年期為1至5年。這批臨時空置用地中,有最少80幅被規劃為「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即可撥予個別部門興建社區設施或租予NGO發展。

政府產業署資料亦顯示,現時有22個過剩政府物業可供NGO申請租用,大部分建築物雖殘舊但完整,當中有6幢政府員工宿舍,已丟空最少10多年。其中最大的是水務署位於荃灣近城門道原抽水站員工宿舍,兩層合共278平方米;而位於半山花園道共有兩幢政府物業,一幢是康文署管理的雅賓利道花園員工宿舍,三層高建築物合共264平方米,另一幅是水務署管理的雅賓利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兩層高建築物合共232平方米。

至於空置校舍方面,規劃署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2月,已按照中央調配機制就183幅空置校舍用地的長遠用途進行檢討,其中有137幅建議保留或擬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以應付政府部門和社區需求,當中不少是荒廢多年的村校。另外,還有全港87個公共屋邨,可提供多達2,462個儲物室作出租用途,但申訴專員公署調查後發現,有39%即逾萬平方米被丟空。

準則常變NGO申請用地困難

地雖然多,但NGO要申請這些用地作短期用途並不容易。根據地政總署發出的申請指引,NGO先要就申請的用地向所屬分區地政處提交申請表,分區地政處接獲申請後,若認為申請有效,便會就申請項目尋求所需的政策支持,並就擬議計劃諮詢有關決策局和政府部門,甚至要諮詢區內持份者如鄉事委員會、村代表等,而期間NGO或須按相關部門要求提交補充資料,及解決就申請所收到的反對意見,整個申請過程可能極為漫長。過去3個財政年度,只有14宗申請獲批,包括用作足球訓練活動中心、有機農場、復康巴士停泊處等。

曾向房屋署、教育局申請空置用地做會址、辦活動,卻屢屢碰璧的「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關綜聯)組織幹事李大成,接受本刊訪問時批評:「佢不停咁轉,今年話呢個可以,出年就話唔可以,跟住再後年又話可以返喇,其實係轉到我哋都無所適從,因為做NGO唔止就咁入張紙申請,我仲要搵Funding(資助),諗有咩項目,佢一個咁無長久性,係咁不停轉嚟轉去嘅做法,對NGO嚟講係好困難。」

李大成所指的,是他4年前申請位於石硤尾南昌街的聖方濟愛德小學舊校舍的經歷。該校舍自2010年小學遷校後便荒廢,教育局一直稱校舍已預留作教育用途,但多年來卻未見有安排,更一度因校舍天台積水引發蚊患,深水埗區議會多次促請教育局開放校舍予區內團體短期使用。

他憶述,當時正構思在區內開設墟市,加上不少社福團體討論區內不夠空間辦服務、設會址等,眼見愛德小學舊校舍丟空多年,便與當區區議員商討借用校舍的可行性,獲區議員及區議會支持後,便與教育局展開角力。他指,教育局最初一口拒絕,但在區議會協助爭取下,局方至2016年底終肯開放校舍予他們實地視察。

教育局承諾批出廢校突然反悔

其後經過團體再三去信拉鋸,教育局終肯批出一年使用期,但要求他們承接整幢校舍,以及承擔保安、翻新、維修及接駁水電等支出,並在交還校舍時需還原。李大成說:「做一年其實無可能,裝修都要幾個月啦,剩低啲時間可以搞幾多活動?」

他當時與其他社福團體再寫計劃書,除了辦墟市亦開辦其他活動,甚至在天台設置園圃等,務求用盡校舍,並獲得資助者支持:「有Funder(資助者)話如果區議會撐我哋做3、4年就肯支持,結果到區議會想再傾嗰陣,教育局突然話要收返,咁唯有所有嘢都停晒。」資料顯示,教育局在2017年8月底將校舍分配給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深信學校,用作「有時限性擴充小學」。李大成無奈地說:「我哋唔問佢就唔做,我哋一問,佢就即刻攞返嚟做學校。」

除了空置校舍,李大成亦曾向房屋署轄下公屋的閒置空間「打主意」。他說早在10多年前已不斷向房署提出申請閒置空間做會址:「其實見到屋邨地下有好多窿(閒置空間),問房署佢又話畀社署Reserve(預留)咗,但我見佢都係以年計咁擺咗喺度。」他形容幾經辛苦,在2009年12月獲房署破天荒撥出天水圍天悅邨一個非住宅單位,讓「關綜聯」與其他4個團體一同以優惠租金租用。

但亦有例子是政府主動放出閒置設施,供社福機構活化使用。如今年初,路政署因應深水埗區內已荒廢10多年的昌新里行人天橋及連接九江街和通州街行人隧道,邀請NGO提交計劃書,舉辦不同活動活化天橋和隧道,「關綜聯」亦是獲邀NGO之一。李大成表示,計劃在天橋辦學童休憩空間、假日展覽或乾貨墟市,而隧道則可設置簡單辦公室及放映社區電影,但仍待審批。

「一路都唔用,一路都擺喺度,為乜?」

從李大成多年來的經驗反映,政府各個部門確實有不少空置用地或空間一直被丟空浪費,他亦從中深深感到政府部門各自為政:「我唔知道,愛德小學係咪因為見你搞社福,咁呢個(小學)係教育局嘅,就梗係唔畀你啦。」他又指,現時甚少透過跨部門合作而令有需要團體得到空間去使用:「係咪大家都攬住自己個空間、攬住自己個建築物,當作一個佢自己嘅財寶呢?呢啲全部都係佢自己擁有嘅財產,唔會畀隔籬個部門用,我哋市民嘅角度就係Land for Use(土地是要來用的)或者Building for Use(大廈是要來用的),咁你一路都唔用,一路都擺喺度,為乜?」

他認為,政府應設立部門統籌所有政府轄下閒置建築物及空地,制定長遠政策用盡這些地方,而並非以購買物業作優先考慮。

地政總署回覆本刊查詢指,截至今年1月底,在過去4個財政年度共接獲約90宗有關空置政府用地申請,當中16宗獲政策支持並以象徵式租金批出短期租約,租期1年至3年不等。而過去兩個財政年度,基於不同原因,共有15宗申請被撤回或不獲批准。

另外,路政署向本刊表示,1990年落成的深水埗昌新里行人天橋,該署近期經檢視後,認為沒有繼續使用該行人天橋及隧道的需要,現正與相關部門及非政府機構研究其他用途方案,為市民提供其他服務,並計劃就有關建議短期內諮詢深水埗區議會意見。

9559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