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大半個月,上海在防疫上作了大量探索,如非一刀切封城,而是採取精準防控,對重點區域展開核酸篩查、實施全域嚴格封控管理,落實居家隔離或在單位不外出;非重點區域則進行一次抗原檢測,如檢測異常立即改為核酸檢測覆核。上海專家將這種防疫方式稱為:「重點區域+非重點區域」,「核酸檢測+抗原自檢」。
結果呢?上海疫情愈見嚴重,不得已,在28日起,上海實施浦東、浦南及毗鄰區域的核酸篩查和區域管控工作,實行了不叫封城的封城,也宣告了之前的精準防控策略已經失敗。
事實上,自omicron出現,防疫方案只剩下兩條:躺平共存和動態清零。此無他, omicron BA.2 R0(基本傳染數)值大概12,即1個患者可以平均傳染12個人,是人類歷史上傳染力最強的幾種毒株之一。之前的新冠變種之中,初始的新冠毒株R0(基本傳染數)值大概是2.4,Delta R0值是5.0,和omicron不可同日而語。甚至是omicron BA.1 R0值也才8左右。所以香港之能防住前面的,最重要原因是毒株傳染數低,omicron BA.2一來,動態清零或躺平共存,沒有另外的可能。
從上海的經驗看,動態清零雖是笨功夫,也是中國唯一可行的、本小利大的方案。
正如筆者上文提到,動態清零有代價,共存又何嘗不是?以香港為例,香港推測目前已經感染了440萬人,接近全民感染了,加上醫療擠兌,死亡率是總人口千分之一。而曾經的抗疫優等生紐西蘭,據這兩天的媒體報道,南島最大的城市,全國第二大城市基督城,在防疫政策放寬選擇共存後,如何從花園城市變成鬼城,坎特大區60萬人,日增確診1900多例,全部學校有84%的教室有確診,師資力量短缺,商業區客流量銷售量不僅沒有反彈,反而繼續跌。
中國居住密度高,醫療資源遠不如香港,就算是千分之一人口死亡,也是千萬數字,是抗日戰爭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更不要說那是打了八年的結果。我相信沒有一個中國執政者會在人命問題上賭博,事實上,中國防疫經驗豐富,只是境外被新變種洗了一次的時候,國內才會多點開花,有一兩個城市要大範圍封鎖,僅此而已。但這種代價和國外共存比較,無論在生命或金錢上,哪一個更大?
文:悠然
學研社成員,香港七十後傳媒人,港大經濟系畢業生,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