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公立醫院爆煲,前線醫生工作量不勝負荷,引來了社會廣泛關注。有人怪責政府撥給公共醫療的資源不足;有人認為問題出自醫生數量不足,但醫學界又不肯放寬外地醫生在港執業的門檻;有人則乘機煽動中港矛盾,把問題歸咎於每日150個的單程證配額,多了新移民看病,結果增加了醫院和醫生的負擔。
偏偏有一個客觀事實,卻沒有多少人願意說出,那便是公立和私立的醫生比例失衡,以及公立醫院醫生不斷流失,才是公立醫療系統爆煲的根源。客觀事實是:現時香港約有1.4萬個醫生,公立醫療系統佔了6000多人,私立佔了7000多人。全港45%的公立醫院醫生,負責照顧約九成的病患,其餘55%的私家醫生,則只是負責照顧約一成的病患。
單看這組數字,已知道公立醫院醫生的工作量,遠比私立醫生大。與此同時,公立醫院的前線醫生數目,在近十年間一直維持在2300人左右,當中負責急症室、兒科、內科及老人科的最前線醫生,數目則長期在1000多人左右。換句話說,香港在2017/2018年度,便只有一千多名最前線醫生,負責處理608萬個普通科門診個案,以及近219萬個急症室門診個案,壓力又怎會不逼爆?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所謂醫生數量不足,只是前線乃至最前線的公立醫院醫生人數太少。即使我們放寬外地醫生在港執業的門檻,只要這些醫生不是分配到前線和最前線之上,公立醫院前線爆煲的問題,依舊不能解決。至於所謂的單程證使到求醫個案增加,我們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但是即使沒了新移民來港,求醫個案數字也不會大幅減少,只要公立私立醫生比例不變,前線醫生數字不變,他們仍要面對逼爆問題。
更重要的是,由於公營醫療系統工作量過大,加上私立醫院的薪酬待遇比公立醫院好,造成公立醫院醫生不斷流失,進一步加劇了公立醫生特別是前線醫生人數不足的問題。根據食物及衞生局提供的數字,公立醫院在2017/18年度的全職醫生整體流失率高達5.8%。在此情況下,即使本地能培育或從境外招聘更多的醫生,若未能讓他們繼續留在公立醫院,更準確是讓他們在前線工作,也是改變不了公立醫院爆煲問題。
那麼,如何解決公私營醫生比例失衡的現象?可以着眼方面 : 一是改善公立醫院醫生特別是前線醫生的薪酬待遇,同時確保政府所增撥的資源,不是肥上瘦下,只肥管理層而沒有改善前線員工的待遇,從而減少他們跳槽到私家醫院的誘因 ; 二是改革現時的醫療券制度,由現時只派發給長者,改為所有綜援的申請者,資助金額亦應增加,同時取消累積金額上限。
只有這樣,醫療券才不至於資助金額太少,根本不夠受益人到私家診所或醫院看病,最終跑回到公立門診,甚至跑到急症室看輕微疾病。廢除了累積金額上限,則可讓受益人在沒病痛時,將醫療券儲起來,不會因為金額上限而夾硬把醫療券花掉,最終花了在買老花鏡、海味參茸一類的中醫補品之上。當基層能在醫療券補助下,轉到私立醫療系統看病,公立醫院的病患數量才會減少,最終減緩了公立醫院的壓力也。
文 : 陳凱文
學研社成員,香港投資日報主筆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