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開通近兩個星期,售票情況在短時間內發生很大變化。港鐵由打算不允許內地12306發售的車票在港取票,迅速演變為安裝8台12306取票機,讓內地旅客猶如在內地高鐵站一般自助取票,而且無需手續費。這其實是必然,過去一段時間,我也在多家不同媒體發文,指港鐵原來不兼容內地的售票方法是不可能。港鐵補鑊算是快的,但日前與朋友聊起,卻有一種意見認為:香港人持回鄉證在內地搭高鐵的種種不便,說了多年,都未解決;相反內地人來香港搭高鐵的不方便,吵了幾日就完全解決了。這公平嗎?
好一個公平嗎?我也想知道,其實什麼是公平?追求怎樣的公平,是現代社會很多矛盾的根源。
雖然政府和港鐵並沒有公布每天高鐵香港段的客量中,內地客和港人分別佔多少。但粗略計算,大部分是內地客。例如10月1日黃金周首日,有逾7.8萬人次搭乘高鐵香港段,同時有數據指,6萬內地客乘高鐵訪港,單就這一日而言,77%客量是內地客。相對而言,在整個內地2.5萬公里的高鐵系統中,持有回鄉證搭乘高鐵的人,佔客量的多少呢?很遺憾,中鐵總公司也沒有公布每日有多少客是持回鄉證搭高鐵,但好肯定這個比例非常非常低,因為整個港澳居民只佔中國人口的0.6%不到,在高鐵系統中的客量又能有多少呢?
較早前學研社成員陳凱文曾經發文,批評香港人搭乘內地高鐵取票不方便,尤其是對持有舊版回鄉證的港人而言。當時我安慰他,持有舊版回鄉證的人越來越少,當局自然不會投入資源去新增設備服務這班人,現時這些人搭高鐵或火車並非無路可走,只是條路比較窄。
我只是想藉着這個例子,一起去思考,公平是什麼呢?內地客來港搭高鐵的不方便,幾日就解決;香港人北上高鐵的不方便,幾年都未解決。公平嗎?但換個角度講,佔客量不到1%的群體,中鐵對做好服務嘆慢板;但佔了客量七八成的內地客,港鐵可以嘆慢板嗎?一多一少,對少數客,中鐵過去幾年事實上也不斷在改善服務,只是速度較慢;對多數客,很明顯你必須馬上改善,否則連存在的必要都失去了。任何人做生意都是如此,這不正是公平嗎?
我從小理解的公平是「規則公平」。例如學校分好班差班,規則是一致的,在考試中得到85分以上的編配去好班,85分以下的編配去差班,好班的學生會得到比差班學生更好的資源。大家在同一個規則之下競爭,就是公平。但隨着社會變遷,我發覺很多人所講的公平是一種「絕對公平」,他們認為好學生和差學生任何時候都應該得到同樣的資源和對待。那問題來了,誰還做好學生呢?
無可否認,「絕對公平」是一種很理想化的訴求,尤其對弱者有利。但可惜這只是一種烏托邦,從來沒有方法達致,能夠有效運行的仍然是「規則公平」。經典的胃藥廣告有句口號「多勞多得」,這套機制被證實可以運作,但如何達致「多勞少得」,有或者「多勞少勞一樣得」呢?這留待大家思考。
文:吳桐山
香港資深傳媒人、時事評論員,先後在香港、深圳兩地的報章、電台和電視台從事新聞記者、編輯和評論工作,熟悉兩地社會文化差異,曾有四年專職跑台灣新聞線。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