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局宣佈2023年開始取消中小學考試名次制度,目標乃減低學生因排名而生的壓力。取消考試排名消息一出,不少人隨即指新加坡把香港比下去,讚揚新加坡教育部實現「求學不是求分數」,埋怨香港學生依然深為考試所苦,家長依然為各種排名操心。
新加坡比香港「先進」?
新加坡中小學原設不同考試及學生分流制度,「填鴨式教育」的風氣甚濃,2002年電視劇《小孩不笨》令香港觀眾印象深刻,產生共鳴,可見兩地學生的學業壓力同樣巨大,問題不遑多樣。期間,香港改革高中考試制度及取消中學入學筆試,就推動「求學不是求分數」的教育制度,香港與新加波起點相近,卻不見得比新加坡落後。
2018年新加坡宣佈中小學考試制度改革,取消部分考試,今年則頒令2023年取消中小學考試排名。早在2019年,就有不少新加坡家長質疑相關教育改革,而不是趨之若鶩,為「鬆綁」興高采烈。他們認為改革只是把學業壓力從校內轉移到校外,少了考試和測驗,家長難以掌握子女在校表現。也有家長提出家境富裕的學生依然可以清晰掌握自己的學業狀況,相反資源較少的學生可能要到公開考試之日才發覺自己遠遠落後。莫論誰是誰非,事實是新加坡的家長並沒有因為「取消考試或排名」一面倒認為利多於弊,盲目推崇取消考試和排名,他們也許都明白學生始終有一天要面對公開或隱藏的「排名」。
新加坡學生「升中」也有公開考試
新加坡教育局雖然取消中小學考試排名,小六學生依舊要參加「小學離校考試」(PSLE,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PSLE是新加坡教育部每年十月為全國小六生所設的統一考試,內容涵蓋四科包括英文、母語、數學和科學。PSLE成績直接影響學生可以升讀哪間中學,間接影響就業及未來發展,學生考試壓力可想而知。相對新加坡學生,香港小六生無須參加任何升中公開考試,影響學生升中派位組別的「呈分試」也非「一試定生死」,分為五年級下學期及六年級首兩次,共三次呈分。比較兩者升中制度,筆者甚至認為新加坡學生面臨更大壓力。
競爭因為取消排名而消失?
支持中小學取消考試及排名的人大都認為相關制度刺激學生互相比較,帶來競爭壓力,進一步令學生學習生活失衡,過度偏重分數。然而,競爭(Competition)其實源於學位的稀有性(Scarcity),而非單靠考試及排名制度催生。至於如何看待競爭,則視乎學生、家長及老師的心態與價值觀。大部分大學乃至中小學依然以學生考試成績作為入學申請的重要依歸,考試一日存在,其衍生的競爭壓力不會消失。假使取消所有考試,學校依然會有其他評比入學申請人的制度,競爭方式大有可能變得模糊和不透明。一個模糊而不透明的競爭制度,往往令資源豐富,家庭背景優越的學生更容易掌握脫穎而出的竅門,產生不公平的情況。
其實面對競爭壓力及學習重心失衡的問題,關鍵是改變家長和學生看待競爭的心態,也要從就業市場及升學出路着手,令在考試制度失利的學生不至於無法發揮其他才華。
跑道上,健兒為獎牌揮灑汗水,一較高下,難道「金」、「銀」、「銅」通通有罪,「時」、「分」、「秒」的比較都是多餘?「考試」、「競爭」甚至「比較」都不是萬惡之源,良性競爭促成進步,如何妥善運用各種測評工具,改善自己,將是終身學習者的終身課題。
文:鄧家豪
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