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做了一個小學生活動的決賽評審,在20名學生中選出4名,擔任香港大使到日本作文化交流。不說不知,到了決賽的20人已是在云云千多人中選出,他們要通過一系列活動才能走到我面前。這活動已有十多年歷史,去年因疫情改在網上進行,今年也難逃此安排,故參與的學生略少於往年,不過,學生大使還是在千中選四,他們除了要談吐得宜、醒目有禮之外,還要了解香港的文化、擁護進步價值(如科技、環保、可持續等概念)和尊重別國文化等。
我看了20名小朋友的資料,多是10後,小五或小六學生,一大半來自傳統名校,餘下的也是學校的精英,他們多去過3個國家或以上,有些還到過德國參觀環保設施、到過新西蘭露營,屬見多識廣的一代,正好給我一個千載難逢機會和香港年幼的精英對談。
首先,我發現他們都有清晰的中國人認同,不少小朋友都會說「我代表中國香港」、「我們中國人怎樣怎樣」。主辦單位並沒有明確的政治立場,故小朋友不用借此來示好,他們表現的就是自己最樸素的想法,這和我近年接觸的高中生或大學生差異極大,後者多自稱「香港人」,多會恥於提到中國的一切,並會在心裏建下一堵厚厚的分隔香港和內地的牆。由此也印證我這些年的想法,香港教育的「重災區」在中學,特別是部分中學老師的公器私用,造成部分香港年青人的價值混亂和數典忘宗。
其次,從一個簡單題目的答案,也看到香港的深層次問題。題目是:甚麼東西、人物最能代表香港文化?結果7成答案是魚蛋,餘下的有蛋撻、維港、粵劇等。這些答案可怕之處,是和我當年讀小學時的回答一模一樣,那已是30多年前的事!
比賽既強調香港大使要有進步的價值觀,學生也受了多年的STEM教育,我當然對這些答案不太滿意,追問那有沒有東西、人物能代表香港在科技、環保或可持續等方面最新的貢獻?結果是「悲壯」的。學生們想了一下,有些答停用空調一小時、有些答八達通、有些答外賣App、有些說廢物分類,較準確的回答是高錕,雖然高錕和光纖已是上世紀60年代的故事。
有一個學生答不了,很真誠地問我的答案,我也想了好一會,說汪滔,世界最大的無人飛機公司大疆的創辦人,他曾是香港科技大學的學生,研究的是遙控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這個答案其實有點取巧,科大畢業後的汪滔就是發現深圳比香港更適合創辦高新科技,才把大疆設立在深圳。
過去30年,屬於香港在科技、環保、可持續等方面貢獻幾近交了白卷,對上一個領先科技應用已是1997年的八達通,那曾是世界最早和成功的電子貨幣,然後就沒有然後。而且,這種「白卷」是全方位的,曾經風騷一時的香港電影、港劇、港星、港歌,甚或衣着打扮、潮流文化等都已是曾經的輝煌,只能回憶了。
以小觀大,香港的深層次問題,不是土地、不是政制,而是在東亞各地科技創新日新月異之下,20年多來香港仍是「食老本」,所謂四大支柱只剩金融服務獨佔鰲頭,其他的旅遊、貿易及物流和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等不進反退,曾經大肆宣傳的六大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醫療產業、教育產業、創新科技產業、檢測及認證產業和環保產業)也不見突破,正是老本越食越小,新餅卻是望梅止渴。
文:悠然
學研社成員,香港七十後傳媒人,港大經濟系畢業生,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