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疇為誰的「頭功」犯愁? 文:福蜀濤

范疇是台灣主流媒體言論平台的「跨界」作者。(網絡視頻截圖)
范疇是台灣主流媒體言論平台的「跨界」作者。(網絡視頻截圖)

去年(2021)12月29日《中國時報》網站刊出快評《甘為洋奴 玉碎台灣》,作者是資深媒體人陳朝平,他批評的「范某」,是這十來年在台灣頗為活躍的范疇。台灣絕大部分在歐風美雨「潤物無聲」中被殖民的主流媒體,這回似乎是第一次刊出批評范疇的文字。

古代「大軍未動,糧草先行」,今天則「戰端未啟,輿論先行」。以香港來說,回歸後雖未發生戰禍,但騷亂不斷,多少與《蘋果》系等主流媒體脫不了關係。台灣二、三十年的亂象,《蘋果》系的主流媒體可說也「厥功甚偉」,但好像還沒看到該集團有「焦土」台灣的言論。

范疇可說是台灣各主流媒體言論平台的「跨界」作者,似乎十幾年前就開始在島內預為鋪墊,為民進黨政府作永遠割據中國一島的「思考」(思想?)工作。

2017年6月15日,同樣在《聯合報》,范疇發表《後主權概念的台灣:「無印良國」時機到了》,說甚麼今天在島內走不出去的主因是「中華民國」的英文國名中有China。他說,在不懂漢字的外國人眼裏,與大陸一樣都是China,承認北京那個政權代表China,就得放棄中華民國的China,解決之道,是改Republic of China為拼音的Zhong Hua Min Guo。

時隔五年,隨着拜登政府不斷違反中美建交的一個中國原則,范疇「與時俱進」,跟着當下美國政客炒作台海戰爭。12月29日《聯合報》刊出《范疇/台積電列焦土,還有什麼不可以?》,這位自詡為「跨界思考者」說,比起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期刊論文《覆巢戰略》中建議台灣政府協同美方制定各種「焦土戰略」,「包括對台積電廠房實施自毀機制」,他有「先見之明」:「我於2021年4月提出的《為什麼台灣需要廣設靶場》,立論先於他國智庫。」

范疇說的文章是當年4月10日他在「蘋果新聞網」專欄發表的《台灣需要廣建靶場》。說來說去就是要台灣人民上靶場,練射擊,針對「中國」搞「民防備戰」,用中文說出拜登公開說不出口的「焦土戰略」,即陳朝平文章的標題「玉碎台灣」!

范疇說他「立論先於他國智庫」,即以這篇《台灣需要廣建靶場》來看,只能說是「洞燭機先」,在拜登上台狠打台獨牌後發表的,儘管看來是哄三歲小孩的文字,但與最近這篇談「焦土戰略」的文字一樣,多少有跟上拜登政府腳步的「苦心」。

今天的美國政府看來深怕中共不動一兵一卒就能完全統一國家,這位「跨界思考者」隨即為台海兩岸無戰事犯愁,還公告他「跨界思考」的「立論先於他國智庫」,深怕「他國智庫」搶了頭功的犯愁模樣可掬,活脫脫一個現代版清末民初信洋教吃洋飯的二毛子。

文:福蜀濤

前台灣中國時報副總主筆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