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不經不覺已25年,香港特區經歷大小風浪,告別英國殖民政府已25年,「去殖」已講述了多年,卻不夠徹底,最令人垢病的是司法界仍保留着英國昔日法律界傳統,法官和大律師在上庭時仍穿戴着假髮傳統,跟隨着英國司法人員休長假的安排等,當然,近兩年,香港各個紀律部隊、升旗儀仗隊和童軍等學生制服團體也摒棄了不合時宜的英式步操,改用更合適和更有親切感的中式步操。
英國殖民時期在香港留下了不少殖民遺物,我們現時使用的小部分硬幣,以及「青蟹」十元紙幣,其實更留有英女皇頭或港英政府徽號;我們熟悉的的大街小巷「彌敦道」、「德輔道西」、「英皇道」、「皇后大道中」仍保留着原有用來紀念英國名人的街道名稱,香港島和九龍半島隔着的就叫「維多利亞港」,不少建築物、地標(如鐘樓)、地鐵站 (如太子)、地區(如佐敦)、醫院 (如伊莉莎佰醫院、瑪麗醫院、瑪嘉烈醫院等)、墳場(如哥連臣角)、名牌學校等均有英殖時已起用的名稱,部分更保留着殖民時期色彩。
另一邊廂,郵票、郵筒,以及刻有皇冠徽號的禮炮,不是被停用就是被遮蓋着不再適用、代表英國皇室的皇冠徽號。個別法律條文的英文版和中文譯本的內容仍保留著「英女皇」等落伍的描述,難道仍要待英女皇駕崩才著手去廢除嗎?
「去殖化」當然不能戀殖,但純粹「反殖」又未必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又不能矯枉過正,試想想,若一下子把香港全部由洋人姓名命名的街道和醫院變更名稱,香港同胞未必能接受得了,而且生活上更會添亂。香港境內的維多利亞式建築保留着英殖色彩,現在又說要保育,又要活化,又要環保,在建築物的結構仍然安全下折卸,屆時又會有人跳出來抗議和申請司法覆核了。
新入伙的粉嶺皇后山屋邨命名,又未免有殖民色彩,當然,有人可以說,該地區以前是皇后山軍營,又或私人屋苑都可以被冠以西化的屋苑名稱。日後,在為新公共屋邨命名時,這種具殖民色彩的名稱應該可免則免。
真正的「去殖」,除了表面化工程,更重要的是實際應用、語文應用、文化適用、心態變化等,很在乎決策當權者的權力如何運用,例如,如果香港特區政府內部公函或電郵,仍以英文為主,又或公開文件如招標文件、政策諮詢文件和報告先以英文書寫,再以輔以中文譯本,這就是典型洋奴心態。負責文藝的各個部門,更要統計一下以公帑資助或推動的西方歌劇、博物館展覽和中國粵劇、京劇、川劇等和內地文物在香港展出的比例。
「去殖」不能口號化,或只是做表面工作,就像樹木杜蟲,不只是要削樹皮,更要對症下藥,果斷除去內裡破壞的害蟲,否則整棵樹木會垮掉。
文:朱家健
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學研社成員、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