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先生」究竟是誰? 文:悠 然

今天是五四運動104周年,就談一談「德先生」。

「德先生」名震天下,知道他的人極多,認識他是誰的卻極少,為什麼?

我猜很多人會即刻回答「德先生」不就是民主(德莫克拉西Democracy的音譯)嗎?更多人會直接把「德先生」等同今天的投票式民主。

事實是否這樣?當然不是。

「民主」這兩個字早早已在中國古籍中出現。《尚書·多方》:「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休命於成湯。」《文選·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資治通鑒·晉惠帝太安二年》:「昌遂據江夏, 造妖言云『當有聖人出為民主』。 」這裏的「民主」是「民之主」的意思,即指帝王和君主,和今天「民主」概念是完全相反的。

第一個把西方政治概念用「民主」兩字表達的是丁韙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在他《萬國公法》(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的中譯本中, 提到「民主」17次,對照中譯本和英文本,「民主」一詞同時含有republican(共和)與Democracy兩種意義。

到了五四前後,Democracy更有多種譯名,包括「民主」、「人權」、「德莫克拉西」、「平民主義」、「庶民主義」、「民眾主義」、「眾民主義」、「民權主義」、「民本主義」、「唯民主義」和「民治主義」等等,非常豐富。

仲九在《德莫克拉西的教育》中已寫到「Democracy太豐富了……贊成多涵不翻的規矩,把Democracy譯作德莫克拉西。」意思是Democracy意義太多,中國現成的詞彙不能概括,不如稱作「德莫克拉西」算了。

五四重要旗手李大釗也對Democracy要如何譯,發表過文章:「『民治主義』的譯法不好,因為『治』有統治的意思……『民主主義』用在政治上亦妥當,因為他可以示別於君主政治與貴族政治,而表明一種民眾政治。但要用它表明在經濟界、藝術界、文學界及其他種種社會生活的傾向, 則嫌它政治的意味過重, 反而把原來的內容弄狹了……只有『平民主義』、『唯民主義』以及音譯的『德莫克拉西』又損失原意的較少, 所以便於通俗瞭解起見, 譯為平民主義。」

在他眼中,德先生應叫「平民主義」或「唯民主義」,但這個譯法更接近全民民主,和今天代議政制民主是相距千里。

五四另一重要旗手陳獨秀在劃時代文章〈敬告青年〉裏,和科學相提並論的不是「民主」而是「人權」,他是這寫的:
「國人欲脫蒙昧時代, 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 當以科學與人權並重。」

在這裏,「德先生」也叫「人權」。

有學者整理了五四重要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高一涵和吳虞的一系列文章,發現「德先生」是譯作「共和」多於「民主」的。

陳獨秀
陳獨秀

在五四知識分子眼中,「德先生」究竟是誰,每個人——甚至在同一人同一文章中的定義都不同,他們心中的「德先生」是來自西方、沒有君主、人人平等的先進完美制度。情況就像儒家所說的堯舜禹三世,更多是那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寄託,是一種政治桃花源。

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中國早早已沒有君主,國民間的權利大致平等,中國式民主制度在專業性、國民認同感、經濟發展、靈活性、執行力、持續性、學習能力和科學決策等各方面,都遠在西方大國的投票民主制之上。

可以說,經過百年探索,在試對和試錯之間,我們走出一個更符合中國國情的「德先生」。

文:悠 然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經濟人,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幷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現爲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