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競爭「質」飛躍——本港人才及勞動力市場的破局之策 文:沈豪傑

「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一連兩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致辭時表示,人才是第一資源,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競爭力的源動力,而吸納人才已成為環球現象和持續挑戰。

香港在過去一段時間受到多種複合因素影響,勞動人口持續減少。2023年,隨著疫情陰霾退散,香港恢復對外通關,經濟逐漸復甦,各行各業開始增聘人手,卻出現「請人難」、人力資源素質下降等狀況,勞動力市場的供需矛盾在市場需求回復下更為明顯。

在今年4月18日,政府統計處公佈了2024年1月至3月失業及就業不足統計數字,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的2.9%上升至2024年1月至3月的3.0%,就業不足率亦由1.0%上升至1.1%,可見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仍然處於低水平。在經濟環境不樂觀的情況下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並無大幅上升,反映出市場上勞工短缺,即某個行業工人失業也能在短時間內找到新工作。

儘管在勞動指標上仍維持在正常水平,與疫情期間相比數據表現已有所回升,逐漸回到正軌,但香港勞動力市場供應端的結構仍存在深層次的問題,改變了勞動力市場的生態。無論是高層次技術人才和中低層次勞動力、中青年勞動力,或是藍領和白領職工等不同勞動力群體內部,均呈現出短期難以解決的結構性問題。

根據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於去年公佈的《香港的人力短缺情況》數據顯示,2023年3月香港的整體職位空缺率為2.8%,創近九年新高。按行業分析,空運、院舍照顧,養老和住宿服務以及教育、零售、餐飲、金融服務等行業空缺率最高。公營機構同樣面臨人力短缺,公務員的空缺率由2018年3月的 4.2%倍升至2023年3月的 9.9%,其中醫管局全職員工的流失率(醫生及護士)尤其嚴重。

去年年底,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推出「青年儀表板」,首次整合了政府多項與青年相關的數據和資訊,其中就涉及了青年就業和創業狀況的數據概覽。數據顯示,香港青年勞動人口從2018年的152萬人下跌至132萬人,可見青年人才流失問題較為嚴重,在長期將影響本港競爭力,加上目前生育率低下,長期人口老化問題亦會加劇,帶來一系列的經濟及社會問題。

受外部因素的影響,加上考慮到人們對工作要求不斷提高、工作期望多樣化,目前勞動力市場供應面臨困境,單純提供高薪已不再保證能聘請到高端人才或中低層勞工,針對本地勞動力市場的各種政策或許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筆者認為,特區政府目前同時輸入高端人才和外勞的「雙軌並行」政策是在短期內破局、長期中體現作用的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因此,特區政府需繼續在人才引進政策上加大力度。

縱觀鄰國及各地區,勞動力短缺其實並非香港面臨的獨有困境,許多發達經濟體均在不同程度上遭受同樣的困擾,其政策舉措和經驗可為香港解決同類問題提供借鑒。其中,同樣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在長期以來實施積極的外勞引進政策,其輸入外勞及人才引進政策取得有效成果,成為國際頂尖人才的聚集地,成功助推產業升級,在體量小、資源缺、人口少的情況下實現了長期的經濟高速增長。香港與新加坡在經濟和產業發展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同作為亞洲金融中心,是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且持續積極引進外資。兩者的人口結構,勞動人口也較為先進。故本文將聚焦分析新加坡在輸入外勞的具體舉措,為香港提供借鑒經驗。

(一)市場需求是定義人才的重要因素,政企合作決定何為人才

現今香港人才及勞動力市場政策有一個大方向需要調整,就是從由政府主導人才及勞動力市場政策轉變為由政府、企業雙方共同主導人才及勞動力市場政策,甚至人才及勞動力本身應該根據市場供求的原則制定政策,而非單純的根據量化得出的資料「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導致關於人才及勞動力市場政策淪為「為做而做」的表面政績,無法從實際上解決本港人才及勞動力市場緊張的情況。香港可以學習新加坡制定「互補性評選框架」(簡稱:COMPASS)構建雙方整體性的評核框架,針對評分高、素質高、專業高的人才推送條件符合的企業,雙向奔赴。同時也保持香港勞動力的多樣性,助力香港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重新評估職業培訓措施的效益,課程內容靈活,合時勢貼地氣

自1992年,僱員再培訓局(簡稱:ERB)成立至今逾三十年, ERB在這三十年為本港勞動力市場作出一定程度的貢獻。值得社會共同思考的是為什麼ERB存在逾三十年,坊間亦有不同類型針對不同人士的ERB課程讓雇員和待就業人士不斷自我增值,但是依然無法解決本港的勞動力市場存在的各種問題,例如本地勞動力競爭力不足、ERB課程內容和就業市場不匹配等。不能斷言ERB和其相關的課程對於社會而言完全沒有貢獻,但是有相當一部分ERB課程出現報名率不足,導致資源錯配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在新時代和新科技下,ERB是否能夠改變以往的行政風格,主動跟社區組織發掘和整合社區的需求「由下而上」制定職業培訓課程,再配合好ERB「由上而下」的模式,也許可以達到更符合效益、更即時、更有效的多贏局面。

(三)從行政和長遠策略上探索北部都會區未來人才與勞動力窪地的可能性

香港的人才及勞動力問題除了「人」的問題以外,還有一些長久以來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導致香港人才及勞動力市場形成現今的癥結。例如傳統香港CBD的商業用地資源問題和經營成本高企也是讓中小企經營者和人才及勞動力雇傭成本無法合乎經濟效益和利潤最大化,導致勞資市場雙方陷入惡性循環。北部都會區的未來發展相信對於中小企經營者而言經營成本有一定的優勢,中小企經營者可以將更多的資本投入到人才招聘上,幫助其公司商業上的發展。加上臨近深圳,能夠有更直接的地理優勢吸收新人才、新機遇、新發展,對於不同的持份者而言都是多贏的局面。

總結而言,勞動力不足短期內會推高薪金,企業為了生存,只能把成本轉嫁消費者,令物價上漲。在通脹高企情況下,僱員對加薪的訴求更大,從而進一步增加企業成本,使香港企業失去競爭力,行成惡性循環,香港更難與世界各個大城市競爭。因此,我們必須從源頭根治這個問題,適當地輸入人才和外勞,加強香港的「新質生產力」和競爭力。

文:沈豪傑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元朗區議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