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殺校」:玫瑰崗中學停辦風波 文:鄧家豪

玫瑰崗中學三年後停辦

辦學團體道明會宣布玫瑰崗學校與道爾頓學校合併,三年後玫瑰崗中學將停辦。一些辦學團體絞盡腦汁,希望逃過「殺校」,玫瑰崗中學的辦學團體卻主動「結業」,震驚教育界。一眾學生的未來令人擔憂,引發各界反思辦學的社會責任。

徬徨的中一至中三學生

玫瑰崗中學三年後停辦無疑嚴重影響該校學生前程,中一至中三學生將要在中三結業時參加中央派位,肯定與入學時的計劃與期望大相徑庭。學校不單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也是學生成長的搖籃,肩負重大社會責任。正如立法會議員(教育界)朱國強所言,「辦學不是一門生意」,辦學團體計劃未來時必須衡量社會、學生和教師的權益,而不是單單考慮冰冷的數字。初中學生知道升讀高中時將要被迫轉校,將作何感想?遭逢此飛來「人禍」,此刻又何等徬徨無助?

朱國強
朱國強

得悉中學已無「前途」,一眾教師也定人心惶惶。學校即將停辦,教師應當堅守最後,還是另尋教席?緊守崗位,照料學生到學校停辦之日,又有誰關顧他們的職涯?以上種種,都不是一句「新辦學團體能繼承願景和使命」就能帶過,對社會、學生、家長及教師都有失公允。

妥善安頓學生才是所有「持份者」之福

香港土地稀缺,價格昂貴,學校地皮珍貴,辦學團體偶爾採用適當策略獲得心儀校舍。玫瑰崗中學結業,背後攸關另一所學校「擴充」。新辦學團體「接管」玫瑰崗學校,透過「合拼」為其學生提供中學教育,實現快速擴充的計劃。從照顧其學生及家長權益的角度出發,新辦學團體的計劃無可厚非。問題關鍵是原辦學團體並無制定妥善方案,也沒有與家長及師生好好溝通,終引發軒然大波。

一些學校的合拼方案令新舊辦學團體各取所需,師生也可獲益,達至「雙贏」局面,實在可喜。然而,本次「合拼」卻影響大量師生,遭各界口誅筆伐。若事件持續發酵,難免會令社會對學校資源整合留下壞印象,不利辦學團體及學校長遠發展。還望事件的不同持份者積極支援受影響師生,亡羊補牢,為公眾及業界重新樹立好榜樣。

懇請當局積極協調各方

面對此等風波,期望當局能積極協調各方援助受影響師生。這不僅是急家長和學生所急,更重要是令年紀輕輕的學生明白社會有愛,教育不是一門冷酷的生意。學校承載學生的成長記憶,非金錢所能衡。學校不論是合拼、還是「結業」,都不應該是倉卒的決定。

與此同時,當局應當以本次事件為鑑,加緊敦促辦學團體保障師生權益,慎防下此同類事件發生。長遠而言,筆者建議當局檢討相關法例及規定,為教育界持續發展建立健康有序的環境。

文:鄧家豪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暨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