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爭 正在轉勢 文:悠 然

上周四,拜登總統的國安顧問沙利文(Jacob Sullivan)在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發表講話,內容新意不多,方向不變,但調子有緩和,尤其是在談到美國限制針對中國的芯片技術出口時,理由一如往常是「國家安全」的考慮,但這次「國家安全」的意思不是着眼「技術封鎖」,而是「針對少數打算在軍事上挑戰我們的國家。」他之後還說:「去風險意味着擁有彈性的有效供應鏈,並確保我們不會受到任何國家的脅迫。」

「不受任何國家脅迫」這話出自美國高級官員之口,石破天驚,冷戰後,美國這個世上唯一的超級帝國,什麼時候會受人脅迫?這話也代表着自2018年開始的中美各條戰線,美國從咄咄逼人的進攻,到今天戰戰兢兢的防守。用中國人熟悉的語言,中美鬥爭正在轉勢,由美攻中守,到中美互攻,再到中攻美勢,用《孫子兵法》的說法是:「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勢」,利用優勢,製造機變。)

中美之爭為什麼會轉勢?

因為一開始,美國就在知己知彼做錯了: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對手。

早在2018年,中美貿易戰之始,我就打過一個比喻,美國經歷過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的窮兵黷武,再來經濟上的金融海嘯重創和政治上素人特朗普的打擊,是同時在軍政經出問題,美國像是一個身子虛弱的病人,如以中醫的角度,他應要靜中取和、持泰保盈,但現實的美國卻仍是打架喝酒,惹事生非,暫時得到的快樂,只會讓身子更虛更弱,不出事才奇怪。

2018年的中國仍是想以和為貴,仍想韜光養晦,仍甘於以經濟讓步換取對美的和諧。其時美國的上策應是自己躲起來,坐山觀虎鬥:以弱示人,不要迫得中國無路可走,暗中再找機會聯俄歐鬥中。

但美國的方法卻是傲慢的極限施壓,底牌不強卻凌氣逼人,以貿易戰、科技戰、新疆香港等問題不斷壓制中國,卻惹出最大對手的真功夫。更可笑的是鑼鼓喧天要聯俄制中,但國內政治鬥爭(通俄門)又使這一妙棋淪為昏招。

路人皆見美國今天的問題在內部,要治內才能安外,但五年過去了,美國內政有修復好嗎?

沒有,明顯例子是兩年後美國總統大選,戲碼仍是四年前的兩個老人之爭,分別只是兩人屆時都已是八十多歲,更滑稽的是70%的美國民衆不願意拜登參選,60%的美國民衆不願意特朗普參選,可是這個美式民主卻非要把這兩個大部分美國人不喜歡的老人推成候選人。所以失靈的內政就會走出的對外昏招。

舉例來說,把俄羅斯踢出swift系統,並不是不能精準打擊俄羅斯,但前提是美國有能力使各大國合圍俄羅斯,但美國國力不濟,無法打斷中國、印度等多國和俄羅斯的經濟往來,於是時間越久,制裁效力愈少,並且愈有反作用,最終成了殺敵100,自損1000的昏招。

俄烏衝突至今年二月,美國獲利極多:打消了歐洲自主的想法、擱置了中歐投資協定,孤立了俄羅斯、得到歐洲的產業金錢轉移。但是,因為美國力支撐不了其欲望,自今年三月始,俄烏局勢向着有利於俄羅斯/中國方向發展:歐洲(主要是法國)尋求獨立自主,暗中聯絡俄羅斯,與中國合作,甚至比戰前更堅定;多國更有去美元的傾向;中國勸和中東。

更多的例子是什麼印太經濟架構、美日印澳四方機制、什麼民主版的一帶一路,開始係威係勢,最後都是虎頭蛇尾。

自小布殊開始,美國的經濟繁榮是靠印鈔印出來的,今天的美國財政赤字失控,任何政策都後繼無力,簡而言之,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如果美國不能轉換思路,繼續瞎折騰,所有的出招最後都是打到自己。

中美之爭今年走到轉勢階段,中國的「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會更明確、更清晰,和美國的「美國優先」比較,全球會有更多國家看到哪一個主張更適合全球共同發展,哪一個又是全球之害!

文:悠 然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經濟人,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幷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現爲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